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一火 > 词语"一火"的意思
huǒ

一火


注音一 ㄏㄨㄛˇ

一火

词语解释

一火[ yī huǒ ]

⒈  一点灯光或火光。一把火。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同“一伙”。指若干人结合成的一群。

引证解释

⒈  一点灯光或火光。

唐 项斯 《江村夜泊》诗:“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元 揭徯斯 《小孤山次韵》:“天昏一火明山半,石底犹疑有雷电。”

⒉  一把火。

唐 吴融 《废宅》诗:“不独凄凉眼前事, 咸阳 一火便成原。”
郭沫若 《虎符》第四幕:“把这叛徒家里的人斩尽杀绝,把这叛徒的住宅一火而焚!”

⒊  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

《新唐书·兵志》:“十人为火,火有长。”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青城斋宫》:“诸军有紫巾緋衣素队约千餘人罗布郊野,每队军乐一火。”

⒋  同“一伙”。指若干人结合成的一群。

《旧唐书·僖宗纪》:“若诸军全捕得一火草贼,数至三百人已上者,超授将军。”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他矁一矁漫天尘土桥先断,喝一声拍岸惊涛水逆流,那一火怎肯干休!”

国语辞典

一火[ yī huǒ ]

⒈  一群人、一党。元·关汉卿也作「一伙」、「一伙」。

《旧唐书·卷一九·僖宗本纪》:「若诸军全捕得一火草贼数至三百人以上者,超授将军,赏钱一千贯。」
《单刀会·第二折》:「他矁一矁漫天尘土桥先断,喝一声拍岸惊涛水逆流,那一火怎肯干休。」

⒉  一灯。

唐·项斯〈江村夜泊〉诗:「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⒊  一把火焚烧。

唐·吴融〈废宅〉诗:「不独凄凉眼前事,咸阳一火便成原。」

⒋  一次。

《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情兴复发,又弄一火。」

分字解释


造句

  • 介绍了邢钢轧钢厂复二重轧机实施连铸坯一火成材、热送热装技术的改造过程。
  • 改造后可以连铸坯为原料,实现一火成材,并使卷重增加,产量和成材率提高。
  • 径向锻造可获得全截面细晶材料,并实现高合金难变形材料由锭到材的一火次锻造。
  • 美好的回忆飞越非洲的利比里亚,一火离贝宁海岸船,两个中止起飞埃塞俄比亚北部起飞的直升机。
  • 它讨论,在选择能防止或者减轻易燃或者有毒材料的释放,可能通向一火,爆炸或者环境损害的设计。
  • 论述了三明钢铁厂优化工艺结构,采取炼钢全连铸、轧钢一火成材、 焦炉煤气置换等清洁生产技术;
  • 吸取了“一火成材”成功的经验,公司又对热送热装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也获得了热送热装技术改造的成功。
  • 其中的一头乱发公狮子毛了,一火就咬了这娃的右腿腿,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只好拿水龙头和打镇静剂的枪把狮子吆开。
  • 介绍了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线材厂对复二重轧机进行一火成材改造,实现连铸坯热送热装的过程,并对该厂今后的改造工程进行了预测。

※ "一火"的意思含义、一火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