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引注 > 词语"引注"的意思
yǐnzhù

引注


注音一ㄣˇ ㄓㄨˋ

引注

词语解释

引注[ yǐn zhù ]

⒈  注录官籍。

⒉  引用本事或其他著作作注释。

⒊  引水灌入。

引证解释

⒈  注录官籍。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及 济 领吏部, 处约 以 瀛州 判佐参选。引注之次, 济 遽索笔,曰:‘如志,如志。’注通事舍人。”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四:“一人曰:‘我等官职总由此老翁。’一人曰:‘总由天上。’……明日引注,由老翁者被放,由天上者得留。”

⒉  引用本事或其他著作作注释。

清 陈婉俊 《<唐诗三百首>凡例》:“是编引注之义有二,即引本事以证之者为正注,至寻源遡流博采他书以相证者为互注。”

⒊  引水灌入。

《宋史·律历志二》:“漏刻……其制有铜壶、水称、渴乌……之属。壶以贮水,乌以引注。”

分字解释


造句

  • 文章中应时刻正确的引用其它人的作品。作者应适当的引注那些对自己文章有影响力的著作。
  • 然后考论《三国志》裴注所引别传的作者,可确定者有九人。
  • TEA1061引脚说明:注4:负载电流静态电流增加,是指以地积比iload速冻。
  • 二是对郑注引书情况及校勘方法予以总体分析。
  • 然而,裴氏所注分别采用自注和引书两种形式,也有失注、误注之处。
  • 词语也是顾氏的注释重点,注释方法则是训诂学家们传统的征引法,溯源词语出处并引字书或注书加以注释。
  • 《补注》继承前人成果,填补了颜注的空白,纠正了颜注的错谬;而且《补注》所引某些成果实与颜注殊途同归,仅自不同角度观察而已。
  • 近人黄节《谢灵运诗注》又引《老子》“归根曰静”,意思是静者即隐者。

※ "引注"的意思含义、引注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