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营构 > 词语"营构"的意思
yínggòu

营构


注音一ㄥˊ ㄍㄡˋ

繁体營構

营构

词语解释

营构[ yíng gòu ]

⒈  见“营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营搆”。 犹建造。

《魏书·逸士传·李谧》:“夫明堂者,盖所以告月朔、布时令、宗 文王 、祀五帝者也。然营构之范,自当因宜创制耳。”
宋 范仲淹 《上枢密尚书书》:“兵聚城中,无舍可泊,人马暴露,时苦寒凛,库緡空虚,不议营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玉湾 谓余:‘ 海口 有 石城 妙高,相近有别墅,已买山欲营构为胜地。’”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二》:“出洋以来,所见各口礮臺不下十餘处,邇来营搆日精,往往不惜工费,甚至有以铁造臺者。”

⒉  犹勾引。

明 王錂 《寻亲记·惩恶》:“想是要营搆他妻子,故下这般毒手。”

⒊  构思;创作。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都京诸赋》:“若如此言,则古人极意营构,止作得《广事类赋》、《类林新咏》、《兔园册子》而已。”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有人身所作之史,有人心所构之史,而今日人心之营构,即为他日人身之所作。”

分字解释


造句

  • 第三阶段——营构“复调空间”,为生活的复制提供生命力。
  • 最后,从内视觉形式分析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营构的趋同点。
  • 在雪意象的营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窥见曹雪芹对中国传统咏雪文化的继承。
  • 具有荒原意识意象的营构,显示出了他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的理性借鉴;
  • 如何营构融合审美意象,并完美地传达审美意象,是《文心雕龙》“意象”说的中心内容。
  • 书法讲究线条的韵味、节奏以及空间结体的营构,是通过汉字形象的创造来抒发内心情感的艺术。
  • 本文分别从分析作家的思想底蕴和艺术特质入手,探讨了陈映真所营构的丰富多彩的小说艺术世界。
  • 从无形到有形,是脸谱意象营构的艺术规律,它把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变为可以具体感知的艺术形象。
  • 这种超纯度的色彩为她的画面营构了虚幻、缥缈而神秘的心象空间,从而于现实外象走入了心灵与心理的另一种世界。
  • 对古代诗词歌赋多有涉猎,常常由于某个句子的触动而开始营构某种心境,某种精神氛围,并将它最终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 "营构"的意思含义、营构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