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楹联 > 词语"楹联"的意思
yínglián

楹联


注音一ㄥˊ ㄌ一ㄢˊ

繁体楹聯
词性名词

楹联

词语解释

楹联[ yíng lián ]

⒈  挂或贴于楹柱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couplets hung on the pillars of a hall;

引证解释

⒈  挂或贴于楹柱的对联。又称楹帖。相传始于 五代 后蜀 主 孟昶 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餘庆,佳节贺长春。” 宋 时更用于楹柱,故名。参阅 宋 张唐英 《蜀檮杌》卷下。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许宗伯》:“每闻僧作法事归,必聚论人家字画。有云堂幅好者,有云单条好者,有云横披更妙者,有云楹联出色者,争论不一。”
苏曼殊 《与刘三书》:“得山 得公书楹联,亦欢喜无量。”
郭沫若 《题桂花轩》诗序:“轩在 端州 七星巖 湖畔,门外有集 毛主席 词句楹联一副:‘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国语辞典

楹联[ yíng lián ]

⒈  悬于门旁或柱子上的对联。字数多寡无定规,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为诗词形式的演变。

分字解释


造句

  • 碑记与楹联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产物。
  • 1999年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参加全国第三界楹联书法展。
  • 其追根溯源的楹联,表现出客家人重传统、重本源、重宗族的精神;
  • 其颂扬祖先、怀念祖先的楹联,表现出客家人极为浓厚的崇祖观念;
  • 清灰的砖石、青色的窗棂、红色的楹联,构成了盛塘民居的基本颜色。
  • 楹联文化:黄龙溪楹联众多,古镇内已经形成家家有楹联。户户存楹联的格局。
  • 与会的海内外学者认为,这是楹联学术界承认所发现的世界上第一例中英文对联。
  • 由于以往的习俗和传统的庆祝春节出生和实践把红色楹联闸门,设置燃放鞭炮等已通过了下来。
  • 通过对楹联匾额思想内容分类,审美价值分析,反映其在风景园林的审美价值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 楹联是大芦村的特色所在,正如大芦村旅游宣传口号所称的“南国古建无双地,广西楹联第一村”。
  •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 以下的照片是俺在门口等待“兔儿们”时拍摄的,下面最后的一对楹联,俺还不会念(语文没有学好)。
  • 王棻后裔迄今还保存着俞樾撰书的一副楹联手迹,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探讨俞樾王棻交往的珍贵文物资料。
  • 滨海社会文明、政通人和、文化昌盛,是“中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江苏惟一的“书法之县”。
  • 站在古宅的正门处往里望,可以看见每一进位于中轴线上的门上,楹联工整地贴着,鲜艳的红色联纸分外抢眼。
  • 日前在长沙结束的全国首届“楹联文化与楹联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展出了一幅特殊对联,上联是英文而下联是中文。
  • 江津楹联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清代的钟云舫,当代的张述寅、王钟璘等都是楹联习俗在民间层面上的有效传承人。
  • 据悉,博览会秘书处已于日前发出征集公告。在往届博览会主题口号的基础上,再征集博览会新主题口号、诗词楹联等作品。

※ "楹联"的意思含义、楹联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