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于役 > 词语"于役"的意思

于役


注音ㄩˊ 一ˋ

繁体於役

于役

词语解释

于役[ yú yì ]

⒈  行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

引证解释

⒈  行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

《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郑玄 笺:“君子于往行役,我不知其反期。”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于役儻有期, 鄂渚 同游衍。”
唐 萧颖士 《蒙山作》诗:“于役劳往还,息徒暂攀躋。”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于役季冬月,东入 渔阳 城。”

分字解释


造句

  • 他自称“接受普通的苏维埃教育”:学习成绩平平,他毕业于一所烹饪学校。后来在格鲁吉亚的一所警犬培训学校服军役。
  • 幸福的人不役于时,他们从经验得知,万物皆变。今天的好运也许明天就会消失,而今天的危机可能会转化成明天的好运。
  • 物质生活方面必须简朴,不要役于物,不要让物欲享受成为自己的负担。
  • 幸福的人不役于时,他们从经验得知,万物皆变。
  • 幸福的人不役于时,他们从经验得知,万物皆变。
  • 1815年,法皇拿破仑败于滑铁卢之役那一年,也是简·奥斯丁的著名小说《爱玛》发表那一年,特罗洛普出生于伦敦一个自由职业者的上层社会家庭。
  • 当然,农民工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笔者在本文中的构想也只是一种学术上的探索,其可行性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 本文通过分析丁光训主教“上帝是爱”的思想和基督教青年会“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会训,指出两者是一脉贯通的;

※ "于役"的意思含义、于役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