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逾矩 > 词语"逾矩"的意思

逾矩


注音ㄩˊ ㄐㄨˇ

逾矩

词语解释

逾矩[ yú jǔ ]

⒈  亦作“踰矩”。

⒉  超越法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踰矩”。超越法度。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矩,法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亲有尊卑,位有上下,各死其事,事不踰矩,执权而伐。”
《魏书·释老志》:“欲令永遵此制,无敢踰矩。”
王尧 《文成公主的故事》:“慈爱人民,礼敬 藏王,动不越规,行不逾矩。”

国语辞典

逾矩[ yú jǔ ]

⒈  超越规矩、法度。

如:「做事不逾矩,才会受人尊重。」

分字解释


造句

  • 今天的会议上,你的表现已经逾矩了。
  • 他这人十分可靠,从来不越轨逾矩。
  •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她象征了好莱坞的逾矩,又超越了简单的逾矩。
  • 最后,作者指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不是随意的创造,还必须坚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原则。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它主要体现在儒道两家观点中:儒家提倡的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道家提倡的是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

※ "逾矩"的意思含义、逾矩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