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至道 > 词语"至道"的意思
zhìdào

至道


注音ㄓˋ ㄉㄠˋ

至道

词语解释

至道[ zhì dào ]

⒈  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

⒉  最高的原则、准则。

⒊  佛、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

引证解释

⒈  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匱於心。”

⒉  最高的原则、准则。

《荀子·儒效》:“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寳,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

⒊  佛、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

《庄子·在宥》:“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汉 牟融 《理惑论》:“﹝ 老子 ﹞曰:‘用其光,復其明,无遗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实贵寂寞,佛家岂好言乎!”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读释氏经,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司命府丞》:“及见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命长跪传至道。”

国语辞典

至道[ zhì dào ]

⒈  大道,至善至美之道。

《礼记·学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文选·韦曜·博弈论》:「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

⒉  宋朝太宗的年号(西元995~997)​。

分字解释


造句

  • 没有城镇,没有村庄,甚至道路。
  • 人们要求,广告不能超出社会目标,甚至道德目标的范围。
  • 甚至道路两边有代用品商店,卖一些冷饮和快餐,两年前这种情况简直不可想象。
  • 但近来也有人指责其自我放纵的态度导致英国在经济、社会、甚至道德层面陷入困境。
  • 全球化背景难免会引起社会转型时期所带来的一定程度的无序、混乱甚至道德滑坡现象。
  • 清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年间,古典型霍乱在中国广泛流行,福建也是此次霍乱流行的一个重灾区。
  • 吕端(935~1000)年,廊坊市广阳区人。宋至道元年,继吕蒙正为相,太宗赞他“ 大事不糊涂”。
  • 公元997年(宋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江都县属淮南东路,与广陵县同属扬州府,史称“一府两县”。
  • 从故事中出现的字符,背景,希望和梦想,甚至道德,使用简单的结构,故事就可以交流有关于作者复杂的世界观观点和它是怎样工作的。

※ "至道"的意思含义、至道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