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承教 > 词语"承教"的意思
chéngjiào

承教


注音ㄔㄥˊ ㄐ一ㄠˋ

承教

词语解释

承教[ chéng jiào ]

⒈  接受教令。

⒉  用作谦词,言接受教诲。

引证解释

⒈  接受教令。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愿安承教。”
赵岐 注:“愿安意承受 孟子 之教令。”
《战国策·赵策二》:“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
《史记·乐毅列传》:“自以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

⒉  用作谦词,言接受教诲。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所论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御史 起身相谢道:‘承教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髻》:“今已同里,旦晚可以承教。”

国语辞典

承教[ chéng jiào ]

⒈  接受教诲。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战国策·赵策二》:「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

分字解释


造句

  • 第五部分:廖世承教育思想的特点。
  • 第一部分:廖世承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形成过程。
  • 按照对既有知识的态度,可以把所有的教育都分成传承教育和创造教育。
  • 院校教育是师承教育的基础,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造就现代名医的最佳途径。
  • 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属于传承教育范畴,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面临着从理念到实践模式、管理体制向创造教育转化的艰巨任务。

※ "承教"的意思含义、承教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