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质人 > 词语"质人"的意思
zhìrén

质人


注音ㄓˋ ㄖㄣˊ

繁体質人

质人

词语解释

质人[ zhì rén ]

⒈  古代官名。执掌评估市场物价等事。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执掌评估市场物价等事。

《周礼·地官·质人》:“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
贾公彦 疏:“此质人若今市平準,故掌成市之货贿已下之事……古人会聚买卖,止为平物而来,质人主为平定之。则有常估,不得妄为贵贱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质人’就是管理市场的经纪人,由他制发买卖的契券。”

分字解释


造句

  • 它对质权人和出质人具有不同的效力。
  • 股权质权对出质人的效力。
  • 质权登记申请应由质权人和出质人共同提出。
  • 在本协议存续期间,出质人向质权人承诺,出质人将。
  • 第二百二十二条出质人与质权人可以协议设立最高额质权。
  • 因此给质权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出质人承担民事责任。
  • 股权:指出质人现在和将来合法持有的其在丙方的全部股权权益。
  • 第三条以专利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质押合同。
  • 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
  • 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
  • 质权人和出质人可以直接向商标局申请,也可以委托商标代理机构代理。
  • 除本质权之外,出质人未在股权上设置任何其他质押权利或其他担保权益。
  • 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
  • 除本质权之外,出质人未在股权上设置任何其他质押权利或其他担保权益。
  • 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 第三人出质为借款人担保时,为保护出质人的利益,法律也赋予其一定的权利。
  •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 担保的提供人或者出质人就要求质权人将其持有的担保品转换为另一种双方同意的类型。
  • 第二百一十九条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 第二百一十九条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 第二百一十一条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 保单质押贷款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设立,在出质人不能按期清偿债务时,质权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实现保单质权。
  • 质权人不能妥善保管质物可能致使其灭失或者毁损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偿债权而返还质物。
  • 他的获释方式结果和其他6位人质相同。

※ "质人"的意思含义、质人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