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质证 > 词语"质证"的意思
zhìzhèng

质证


注音ㄓˋ ㄓㄥˋ

繁体質證

质证

词语解释

质证[ zhì zhèng ]

⒈  凭据;证据。

⒉  质疑论证。

⒊  对质证明。

⒋  核实验证。

引证解释

⒈  凭据;证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履 曾於 绍圣 初録奏。比三省又令 履 録私藳以为质证。”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不知他杀坏您父子之时,有甚么赃仗质证来。”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票匪大头目 沉克諴 咨行通缉有案,近经步军统领在京城捕获,刑部审讯,坚称并非 沉克諴,恃无质证,任意狡展。”

⒉  质疑论证。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读书》:“院中肄业生,亦欣欣向荣,日以诗文相质证。”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承示高论,实获我心。猥辱明问,相与质证。”

⒊  对质证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听旨:柳状元 质证, 丽娘 所言真假?因何预名 梦梅 ?”
《红楼梦》第九五回:“又不好与他质证他会扶乩的话。”

⒋  核实验证。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五:“近见后生小子,皆喜读《毛西河集》。其所称引,未足为据,必须搜讨源头,字字质证,慎勿为悬河之口所谩。”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海上述林>下卷序言》:“印本上虽有可疑之处,也无从质证,而且连小引也恐怕和初稿未必完全一样了。”

国语辞典

质证[ zhí zhèng ]

⒈  对质、辩证。元·马致远也作「质对」。

《岳阳楼·第三折》:「社长,适才我那媳妇,你也看见的,到官去你与我做个质证。」
《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诸城的百姓也实在刁的很,这样事都会平空捏造诬告得人么?我也没工夫去合他质证真假。」

分字解释


造句

  • 我们讨论了30到40亿年前地球和火星上液态水存在的地质证据。
  • 现在,地质证据和恒星演化模型之间这种明显的矛盾被称为“微弱年轻太阳悖论”。
  • 最近的地质证据表明,早在16000年前,沿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就没有冰了,这与人们过去的看法相反。
  • 地质证据显示,非洲南部的板块在过去的1亿年里一直在缓慢地上升,然而它在近4亿年里没有经历过一次构造碰撞。
  • 所有供应商要提供完整的资质证明。
  • 鉴定意见书应当经双方当事人质证,发表意见。
  • 第二部分,是我国现有的民事质证方式及运用。
  • 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进行质证。
  • 第45条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当事人可以质证。
  • 同时,它也展示了随着时间而演变的明显的物质证明。
  • 销售企业取得市公用局颁发的资质证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生产企业取得市公用局颁发的资质证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新闻办公室工作人员会检查资质证明并将记者接入电话会议。
  • 第三,我们已经收集到有关始新世时代植物灭绝的地质证据。
  • 境外设计单位须提供所在国及地区有关批准文件、资质证明。
  • 例如,李先生不能与告发他的人对质,且他的辩护律师也不能质证告发者。
  • 同时,法律也应进一步完善质证所需的规则,以增加质证的可操作性。
  • 禁止无证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从事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
  • 检测机构未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不得承担本办法规定的质量检测业务。
  • 文章最后探讨了有关个人信用资质证明开发是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延展问题。
  • 中文报刊报道称,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资质证书已于2004年期满。
  • 投标人须提供各种(合格有效的)资质证书的复印件:如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
  • 鉴定运作程序由鉴定人、鉴定程序启动、鉴定结论质证、认证等若干个子系统组成。
  • 电梯生产单位不得向其他单位转借从事电梯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的资质证书。
  • 银行要么对其直接贷款,要么最终持有一大堆劣质证券(包括令人担忧的次级债在内)。
  • 品质证明书内应列入根据合同规定的标准进行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及其他各种试验结果。

※ "质证"的意思含义、质证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