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志公 > 词语"志公"的意思
zhìgōng

志公


注音ㄓˋ ㄍㄨㄥ

志公

词语解释

志公[ zhì gōng ]

⒈  尊称南朝梁高僧宝志(一作“保志”)。

引证解释

⒈  尊称 南朝 梁 高僧 宝誌 (一作“保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保誌》:“今上即位,下詔曰:‘ 誌公 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
《南史·隐逸传·释宝誌》:“虽剃鬚髮而常冠帽,下裙纳袍,故俗呼为 誌公。”
清 查慎行 《人海记》卷十九:“明 孝陵 即 梁 名僧 宝誌 瘞所,傍有八功德水。 诚意伯 奏,改葬之。乃见二大缶对合,啟之, 誌公 端坐于内,髮被体,指爪绕腰矣。”

分字解释


造句

  • 张志公先生80年代以来对修辞学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几个理论问题有了深入的阐释。
  • 当一个“志公”主生产“志”,其强度比普通几倍强大,人们只能通过非常敏感的仪器测量。
  • 电报“可能有助于商务投机,不过很多时候它会干扰报纸思考”,《大众公志》(Public Ledger)1858年评论道。
  • 《响泉公书丹崖乐志吟》是一本集名人文章、名家书法、名师刻石及名胜古迹之无锡乡邦文献的精拓古帖。
  • 《夏目友人帐》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夏目贵志拥有可以看到妖怪的特殊能力。

※ "志公"的意思含义、志公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