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滞碍 > 词语"滞碍"的意思
zhìài

滞碍



滞碍

词语解释

滞碍[ zhì ài ]

⒈  阻碍;不通畅。

引证解释

⒈  阻碍;不通畅。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胷中无滞碍。”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一》:“则见天地万物,洪纤曲直,如清浄琉璃,无不洞彻,自此了无滞碍。”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若有创无因,於歷史习惯不合,必多滞碍难行之处。”

国语辞典

滞碍[ zhì ài ]

⒈  阻碍不通。《书经·冏命》「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句下汉·孔安国·传:「聪明视听远,齐通无滞碍。」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也作「窒碍」。

阻滞 阻碍

分字解释


造句

  • 如果您发现滞碍讯息,即有可能迅速解决问题的基本症结。
  • 相形之下,健康医疗欠缺即时流通的资讯系统,讯息反馈迴圈也冗杂滞碍;
  • 自20世纪以来,古典契约理论因固守契约相对性,从而滞碍了契约自由的声张。
  •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适宜之运动除之。
  • 海军陆战队之所以对虚拟球发生兴趣,是因为真实的战斗训练设施相当昂贵,而且经常不可行,尤其在海外的暂时基地里更是滞碍难行。

※ "滞碍"的意思含义、滞碍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