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齿寒 > 词语"齿寒"的意思
chǐhán

齿寒


注音ㄔˇ ㄏㄢˊ

繁体齒寒


齿寒

词语解释

齿寒[ chǐ hán ]

⒈  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

⒉  齿酸。

引证解释

⒈  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参见“脣亡齿寒”。

《穀梁传·僖公二年》:“语曰:脣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
《旧唐书·田弘正传》:“自 弘正 归国, 幽、恆、鄆、蔡 有齿寒之惧。”
《新唐书·窦建德传》:“二国兵不解, 唐 彊 郑 弱,势必举 郑,郑 灭则大 夏 有齿寒之忧。”

⒉  齿酸。

宋 孙艤 《菩萨蛮·落梅》词:“一点著枝酸, 吴姬 先齿寒。”

分字解释


造句

  • 俄罗斯对中国出于唇亡齿寒的效应,首先摆出的将是“坐山观虎斗”的姿势。
  • 每周,法庭和旁听者们都要继续听取大量的来自受害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冷人齿寒的证词。
  • 很多企业也都在自己对手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伸出过援手,因为他们懂得什么叫唇亡齿寒。
  • 他们开始唇亡齿寒,失去了安全感,觉得不但自己财务不能得到保障,家庭成员的安全也难以保障。

※ "齿寒"的意思含义、齿寒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