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白雉 > 词语"白雉"的意思
báizhì

白雉


注音ㄅㄞˊ ㄓˋ

白雉

词语解释

白雉[ bái zhì ]

⒈  白色羽毛的野鸡。古时以为瑞鸟。

⒉  白鹇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白鹇》。

引证解释

⒈  白色羽毛的野鸡。古时以为瑞鸟。 《尚书大传》卷四:“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

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楚辞·天问》:“厥利维何,逢彼白雉。”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白雉降,白鹿见,白乌下。”
晋 左思 《蜀都赋》:“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越裳操》止三句,不言白雉而意自见,所谓大乐必易是也。”

⒉  白鹇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白鹇》。

分字解释


造句

  • 白冠长尾雉是典型的林栖鸟类,栖息的生境为亚热带常绿林和常绿、落叶混交林。
  • 在离白扎林场大约6公里之前,我们看见4只血雉横穿公路,肯定要停下来三。
  •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栖息地破坏、丧失和片段化,白颈长尾雉的数量日益减少。
  • 栖息地的片断化与丧失将导致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面积的减少。

※ "白雉"的意思含义、白雉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