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耽耽 > 词语"耽耽"的意思
dāndān

耽耽


注音ㄉㄢ ㄉㄢ
组合AA式

耽耽

词语解释

耽耽[ dān dān ]

⒈  眈眈。威严注视貌。亦形容贪婪地注视。

⒉  深邃貌。

引证解释

⒈  眈眈。威严注视貌。亦形容贪婪地注视。

《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宋 苏轼 《见长芦天禅师》诗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
一本作“眈眈”。 清 黄宗羲 《机山钱公神道碑铭》:“逆党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计中之。”
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数十年来,西洋诸国竞知 中国 幅员辽阔,又有不争远土之名,一遇界务,鲜不为耽耽之视。”

⒉  深邃貌。

《文选·张衡<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
薛综 注:“耽耽,深邃之貌也。”
《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李善 注:“耽耽,树阴重貌。”
宋 王禹偁 《归云洞》诗:“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广场千寻,连翰重墙,中周四隅,耽耽翼翼。”

分字解释


造句

  • 队长同样也对拜仁虎视耽耽,他将会一直牵挂这场冠军联赛于心头。
  •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虎视耽耽。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开始瓜分中国。
  • 自由不是在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里,在豺狼的虎视耽耽中求生的可怜的小兔。

※ "耽耽"的意思含义、耽耽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