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订约 > 词语"订约"的意思
dìngyuē

订约


注音ㄉ一ㄥˋ ㄩㄝ

繁体訂約
词性动词

订约

词语解释

订约[ dìng yuē ]

⒈  订立条约或契约。

在我能同新雇主订约以前。

close; conclude a treaty;

引证解释

⒈  定下约会。

明 梁辰鱼 《秋怀》曲:“更忆他修书漫捲罗衫袖,高歌半解香喉扣,订约偷回扇低眸。”
《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 从实将司户称赞留心,次日屏后张望,夜来做梦,早上开窗订约,并熟睡船开,前后事细细説出。”
清 孔尚任 《曹郎弦索行》:“心头怨慕未分明,挥涕掩泪态柔弱;傍有老嫗琐致辞,不是温存是订约。”

⒉  订下约言。

明 柏斋 《粉蝶儿·寄寿康对山太史》套曲:“专要与林泉订约,更看他桃李成蹊。”
清 朱之瑜 《与源光国启事》之一:“但贤人最为难得,而柔佞望风夤缘,一或轻於订约,便难更改。”

⒊  缔结条约或契约。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他们和我订约时,有不另印的话。”

国语辞典

订约[ dìng yuē ]

⒈  缔结条约或契约。

如:「今天公司有一个订约仪式。」

解约

分字解释


造句

  • 我们在慎重考虑是否与他们订约。
  • 我们在考虑应不应该与他们订约。
  • 学习接电话,在电话中订约会。
  • 英联邦同意和这个国家订约。
  • 我们欢迎有机会和贵方讨论订约事宜。
  • 他订约将煤按期供给我们。
  • 结果,订约方风险上升,市场运行不再平稳。
  • 电子订约错误便是诸多复杂法律问题的一种。
  • 订约方协议的另一方。
  • 兹证明,本协议由双方在上述订约日期签订。
  • 代理就是授权某人或代理商和第三方签订约束性协议。
  • 及早以友善订约人的形式接收分包商和供应商的报价。
  • 之所以这样解释,是因为商业性解释更接近订约人的本意。
  • 每一个参与者与中央订约方之间的双边轧差形成了多边轧差余额。
  • 这家银行订约短期贷款的银行同业市场,使长期贷款的房地产市场。
  • 订约团队也将简化程序,以确保产品和系统尽快适应不断改变的任务和战场上的威胁。
  • 在非专属司法管辖权的情况下,订约双方已协议了受一个指定的司法管辖区所管辖。
  • 消息被发布给与应用程序的订约要求相匹配的代理后,代理将他们传送给各订阅客户端。
  • 相对谈判订约方式,联邦法案更偏爱密封投标,密封投标比竞争性建议更具优势如果。
  • 尼利认为,顶点订约三角关系中的时间开始到结束的三角形本身的定义限制与非限制。
  • 当亚伯拉罕和撒拉等待时,神与亚伯兰订约,为他改名为“亚伯拉罕”,就是“多人的父”的意思。
  • 漆德克雅王与当时在耶路撒冷的全体人民订约,要对奴婢宣布自由以后,有上主的话传给耶肋米亚。
  • 格式条款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约时该条款业已存在,且提供该条款的当事人不允许对方协商的条款。
  • 这种轧差通过一个中央订约方(如清算所)在法律上作为每一个卖方的买方,以及每一个买方的卖方而实现。
  • 其有承租、承垦者,以开始办理分配日之前一日,已依法订约承租耕地之承租人或依法核准承垦土地之承垦人为准。

※ "订约"的意思含义、订约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