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扛鼎 > 词语"扛鼎"的意思
gāngdǐng

扛鼎


注音ㄍㄤ ㄉ一ㄥˇ

扛鼎

词语解释

扛鼎[ gāng dǐng ]

⒈  举鼎。比喻攘夺国家政权。《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项羽。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引证解释

⒈  举鼎。

《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刘良 注:“扛、揭,皆举也。”
清 薛雪 《一瓢诗话》:“若七古则一韵为难,苟非笔力扛鼎,无不失之板腐。”

⒉  比喻攘夺国家政权。

《晋书·明帝纪论》:“晋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

⒊  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明 张煌言 《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怀,愈抱号弓之痛。”

⒋  后因以“扛鼎”指代 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籍 长八尺餘,力能扛鼎。”
金 史肃 《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国语辞典

扛鼎[ gāng dǐng ]

⒈  举鼎。形容力气很大。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分字解释


造句

  • 格尔茨的扛鼎之作,也是阐释人类学理论流派的奠基之作。
  • 《神奈川冲浪里》,日本浮世绘技法和风格的扛鼎之做,世界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相比之下,《美女的烦恼》错失最佳影片就遗憾不大,因为在大钟奖上,喜剧片本来就难以扛鼎。
  • 现在,我们在泛滥的西方奢侈品和琳琅满目的海外舶来品中慢慢寻觅——瓷侠、玉俊、竹君子,此间重器,非但为国之瑰宝,亦为当代中国工艺的扛鼎之人。

※ "扛鼎"的意思含义、扛鼎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