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贝多 > 词语"贝多"的意思
bèiduō

贝多


注音ㄅㄟˋ ㄉㄨㄛ

繁体貝多

贝多

词语解释

贝多[ bèi duō ]

⒈  梵语pattra的音译。意为树叶。古印度常以多罗树叶写经。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树。借指佛经。传说中的国名。

引证解释

⒈  梵语的音译。意为树叶。古 印度 常以多罗树叶写经。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树。

《佛说自誓三昧经》:“佛告天子:昔吾出家,以汝为证;诣贝多树,汝復为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贝多,出 摩伽陁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娑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罗多梨。并书其叶,部闍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 汉 翻为叶。贝多婆力叉者, 汉 言叶树也。 西域 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
清 阎尔梅 《遂初园诗》:“东隣賸有逃禪地,更向 祗园 种贝多。”
亦译作“贝多罗”。 清 吴伟业 《送张玉甲宪长之官邛雅》诗之三:“欲问辟支诸佛土,贝多罗树即关头。”
清 陈维崧 《贺新郎·中元感怀》词:“亟倩兰陀张浄饌,抛作贝多罗子,早勘破人间生死。”

⒉  借指佛经。

唐 张鼎 《僧舍小池》诗:“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清 顾景星 《<楝亭集>序》:“贝多、金碧、象数、艺术,无所不窥。”

⒊  传说中的国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周成王 元年, 贝多国 人献舞萑, 周公 命返之。”

国语辞典

贝多[ bèi duō ]

⒈  古代印度人将佛经书写于贝多树的叶子上,故以此语为佛经的代称。

唐·李商隐〈题僧壁〉诗:「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分字解释


造句

  • 去见长官时,他穿的是贝多因裙子和凉鞋。
  • 卡塔尔文化基于贝多因人的诗歌,歌唱和舞蹈。
  • 写在贝多叶上的经文十分珍贵。
  • 贝多因人自己不带水,这是由于他们知道哪儿有绿洲。
  • 来看看在沙漠生存千年的贝多因人的生活。
  • 在德国贝多公司非常注重沟通和对话原则。
  • 我辨认出两头骆驼和三个贝多因人的轮廓。
  • 那天晚上我们呆在他色彩斑斓的贝多因帐篷里,我跟卡扎菲说笑。
  • 去年八月三日,用布毯裹身的贝多因向导在埃及西乃山上休憩。
  • 黄昏的阿曼,萨哈马,一位贝多因部落的老人正驱赶一只骆驼。
  • 他的想法就是要给那些“科技贝多因人”(包括他自己)提供一个“水源”。
  • 我找到石柱,确定了自己的方位,也摆脱了那些骆驼和贝多因人。
  • 他们和高斯-罗贝多共位点被用来逼近本本论文中所提及的一些问题。
  • 当游牧生活还在持续的时候,有一些贝多因人从部落的营地到城镇工作。
  • “没事。真对不起,我把您的劳动成果浪费了。”贝多斯边说边拣碎玻璃。
  • 一名贝多因人向本地的济加尔警方报案,但是警方除了引起公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外,能做的很少。
  • 一名贝多因人向本地的济加尔警方报案,但是警方除了引起公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外,能做的很少。
  • 1898年,德国贝多研发的军用船舶底部防锈漆,在纽约“德国工业涂料博览会”荣获金奖。
  • 铝梦萨瑞和她73岁的丈夫欧比德·阿比德·奥贝德在沙漠中长大,是贝多因人,在帐篷里度过他们的童年。
  • 贝多斯被玻璃划破的手指感到疼痛,原来氧化亚氮不仅使他俩狂笑,而且使贝多斯麻醉不知手痛。
  • 德国贝多化工集团国际公司座落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始创于1862年,是一家领导跨国化工公司。
  • 不过Lawrence知道其麾下贝多因民兵的战斗力是多么地低下,因而对麦地那的直接进攻是必败无疑的。
  • 德国贝多化工集团国际公司在30多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和分机构,并与100多个国家有商务来往。
  • 一天,一个叫贝多斯的物理学家,登门拜访了这位“小化学家”,并邀请他到条件很好的气体研究所去工作。
  • 2009年4月14日,在靠近西岸的耶利哥,一个阿拉伯贝多因人跟着他的骆驼走在被农业垃圾污染的几乎干涸的河床上。
  • 警戒在突出部分,贝多因人注视一群旅游者钦佩艾尔卡兹尼神殿(宝库),谁起作用在纳巴泰人时间是仍然不知道。
  • 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绝佳的环境享受及健康美味的饮食,您还可以在像贝多因人的帐篷吧里感受一下传统中东水烟的滋味呢!
  • 我们早上要去波多贝罗路。

※ "贝多"的意思含义、贝多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