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兵燹 > 词语"兵燹"的意思
bīngxiǎn

兵燹


注音ㄅ一ㄥ ㄒ一ㄢˇ

兵燹

词语解释

兵燹[ bīng xiǎn ]

⒈  战火焚毁破坏: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

引证解释

⒈  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

《宋史·神宗纪二》:“丁酉,詔:岷州 界经 鬼章 兵燹者赐钱。”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端阳游赏》:“闻兵燹选俊豪, 文华 特命仗旌旄。”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江苏 久遭兵燹,创痍呻吟,元气未復。”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你的故乡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

国语辞典

兵燹[ bīng xiǎn ]

⒈  因战乱所造成的焚烧、破坏。

《宋史·卷一五·神宗本纪二》:「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胁从来归者释其罪。」

兵灾

分字解释


造句

  • 虽有两宋间的兵燹,但从南宋孝宗朝开始, 江汉平原继续开发的进程。
  • 清初流民潮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即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灾荒饥馑与兵燹。
  • 璐简王陵及其古建筑群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虽然数次毁于兵燹,但至今仍然保存有大量完整的建筑物。
  • 另一方面,更多的普通民众,为了躲避战乱,免受兵燹之苦,在地方士绅的带领下,纷纷组织团练,以此保卫桑梓。
  • “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的缺水困局将愈加严重……越来越多与水相关的地区(国际)纷争很可能即将发生”。 此前,他已公开谴责那种为淡水资源不惜大动干戈的野蛮行径,“缺水之处,兵燹连连。”

※ "兵燹"的意思含义、兵燹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