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尺一 > 词语"尺一"的意思
chǐ

尺一


注音ㄔˇ 一

尺一

词语解释

尺一[ chǐ yī ]

⒈  亦称“尺一牍”、“尺一板”。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

⒉  指书信。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尺一牘”、“尺一板”。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

《汉书·匈奴传上》:“汉 遗 单于 书,以尺一牘,辞曰:‘皇帝敬问 匈奴 大单于无恙’,所以遗物及言语云云。”
《东观汉记·杨政传》:“政 师事博士 范升。建武 中, 升 为太常丞,为去妻所诬告,坐事繫狱,当伏重罪…… 政 涕泣求哀,上即尺一出 升。”
《后汉书·陈蕃传》:“陛下宜採求失得,择从忠善。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
李贤 注:“尺一,谓板长尺一,以写詔书也。”
《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黄赤綬”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青囊白素里,两端无缝,尺一板中约署。”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我本山中人,尺一唤起趋埃尘。”
清 顾炎武 《赠孙徵君奇逢》诗:“明廷来尺一,空谷賁蒲轮。”

⒉  指书信。

《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多谢贵人脩尺一,西山制置逕相投。”
清 方文 《访吴锦雯不遇留此》诗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尺一授童女,归时抆泪看。”

国语辞典

尺一[ chǐ yī ]

⒈  古代皇帝的诏版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诏书为「尺一」。

《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使褒责诛赏,各有所归,岂不幸甚!」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

⒉  书信。

《喻世明言·卷一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多谢贵人修尺一,西川制置迳相投 。」

分字解释


造句

  • 一英尺多厚的白雪覆盖了密歇根州的部分地区。
  • 她打了一个25英尺远的推杆进洞。
  • 他以一记12英尺的轻击入洞赢了比赛。
  • 一道40英尺高的水泥墙环绕着该监狱。
  • 她的车突然转向冲出道路,撞上一面6英尺高的砖墙。
  • 我们组将有一条专用的60英尺的船。
  • 一座20英尺高的钢制金字塔将被吊到塔顶该放的位置上。
  • 这些嵌板折起来形成了一个高约五英尺的屏风。
  • 他们设计了一个能从地表以下1000英尺处抽水的系统。
  • 阳光的光线一直能透射到水下10英尺处。
  • 这一工程将把河从40英尺加深到45英尺,以通过更大型的船只。
  • 飞行在1000英尺的高度时,他听到了来自旋翼的一种奇怪噪音。
  • 一位步行者昨天从80英尺高的尖锥形岩石上摔下来,摔断了胳膊、腿和骨盆。
  • 他们看到一道强光和一个巨大的火球直冲天空达几百英尺。
  • 这个房间中一面20英尺高的玻璃墙很有特色,可以俯瞰绿化带。
  • 刻度盘上的指针一下转到了50英尺处,即其所能达到的最大刻度,然后卡在了那里。
  • 他打开一个笼子,提起了一条6英尺长的蟒蛇。
  • 这次爆炸,据说是一个汽车炸弹引起的,在街道上留下了一个10英尺的大坑。
  • 他住在一个10英尺长、6英尺宽、10英尺高的小房间里。
  • 长弓最有可能是在有人发现一块五英尺长的木头比一块三英尺长的木头能制作更好的弓时被发现的。
  • 你变矮了一英尺。
  • 两颗弹珠相距不到一英尺。
  • 这个比例是用一英尺代表英里。
  • 雾太浓了,不可能看到超过一英尺以外的东西。
  • 它有四英尺高,胸前有一台平板电脑。
  • 此外,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友好的,但我们更喜欢与他人保持至少3英尺或一臂远的距离。
  • 唯一需要的组件是6英尺长的塑料管和一个接水的容器。
  • 前一分钟我们的潜水员还在太平洋里用脚蹼游水,下一分钟他就在300英尺高空的一个救火水桶里做蛙泳了。
  • 他还拥有一艘105英尺高的高科技双体船,名为 Necker Nymph。
  • 不一会儿,就在外面,离他们不到十英尺的地方,响起了一声又长又凄惨的狗叫声。

※ "尺一"的意思含义、尺一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