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杜口结舌 > 词语"杜口结舌"的意思
kǒujiéshé

杜口结舌


注音ㄉㄨˋ ㄎㄡˇ ㄐ一ㄝˊ ㄕㄜˊ

繁体杜口結舌

杜口结舌

词语解释

杜口结舌[ dù kǒu jié shé ]

⒈  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亦形容十分害怕。

杜口结舌,心中怫郁。——汉·焦延寿《易林》

shut up,keeping silence;

引证解释

⒈  犹言杜口吞声。

汉 焦赣 《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鬱。去菑患生,莫所告寃。”
《后汉书·蔡邕传》:“而言者不蒙延纳之福,旋被陷破之祸。今皆杜口结舌,以臣为戒,谁敢为陛下尽忠孝乎?”
《晋书·傅玄传》:“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结舌。”

国语辞典

杜口结舌[ dù kǒu jié shé ]

⒈  闭口,不敢言语。形容非常害怕而不敢说话。也作「杜口绝舌」。

《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今皆杜口结舌,以臣为戒,谁敢为陛下尽忠孝乎?」
《晋书·卷四七·傅玄传》:「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结舌。」

分字解释


※ "杜口结舌"的意思含义、杜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