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耳热 > 词语"耳热"的意思
ěr

耳热


注音ㄦˇ ㄖㄜˋ

繁体耳熱

耳热

词语解释

耳热[ ěr rè ]

⒈  兴奋等所致的耳部充血发热。

怪不得昨天耳热,原来你说我了。

ears flush from excitement;

引证解释

⒈  耳朵发热。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唐 韩愈 《酒中留上李相公》诗:“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明 李东阳 《题丁御史墨竹》诗:“阴风颯颯左右至,耳热不受秋山凉。”

⒉  犹耳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人人交口 王辅臣,上闻之亦耳热矣。”

⒊  旧俗认为是别人背后念及或咒骂自己的一种征兆。

宋 辛弃疾 《定风波·自和》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那边应是説儂时。”
元 朱庭玉 《一枝花·女怨》套曲:“不信伊家不耳热,俺好业,俺好呆,怎恁今生,天慳运拙。”

国语辞典

耳热[ ěr rè ]

⒈  耳部发热。形容人兴奋的状态。

《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
宋·辛弃疾〈定风波·金印累累佩陆离〉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那边应是说侬时。」

分字解释


造句

  • 每加仑汽油大约产生,一亿焦耳热量。
  • 样品采用电流退火进行焦耳热处理。
  • 他们为公务员减薪问题而吵得脸红耳热。
  • 想到这里,文祥脸红耳热,窘得说不出话来。
  • 以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焦耳热为热源的电炉。
  • 主要讨论了焦耳热效应和矿物质对煤导电性质的影响。
  • 焦耳热和电磁力偶合物理效应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机理。
  • 一番酒酣耳热之后,没有谁在动杯动筷子了,可说笑声的“声音”和“节奏”却慢慢增加了。
  • 研究表明互连线上焦耳热的主要散热途径为金属层内的金属线和介质层中热阻相对小的路径。
  •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线圈匝数、电流强度、电流频率等对焦耳热产生速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
  • 在满足电磁量边界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导电体的麦克斯威尔方程,得到裂纹尖端附近焦耳热源功率的表达式。
  • 通过讨论过冷度的变化对形核率的影响,研究了电流产生的电磁力效应及焦耳热效应对过冷度的影响,建立了电流与过冷度的关系式。
  • 当测量温度中使用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励磁电流本身这个温度产生I 2r,或焦耳热化,产生一个比指示温度稍微高一点的温度标准。

※ "耳热"的意思含义、耳热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