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干腊 > 词语"干腊"的意思
gàn

干腊


注音ㄍㄢˋ ㄌㄚˋ

繁体幹臘

干腊

词语解释

干腊(幹臘)[ gàn là ]

⒈  干肉。

⒉  指尸体干枯不坏。

⒊  指干梅。

引证解释

⒈  干肉。

⒉  犹枯竭。

黄远庸 《大势》之二:“若能统一国库,实行整理 中国银行,则金融与财政交相为用,则内阁或不致以穷而乾腊以死矣。”
乾腊:1.干肉。 《金史·世宗纪下》:“辽 主闻民间乏食,谓何不食乾腊,盖幼失师保之训,及其即位,故不知民间疾苦也。”

⒊  指尸体干枯不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朅盘陀国》:“其王寿终,葬在此城东南百餘里大山巖石室中,其尸乾腊,今犹不坏,状羸瘠,人儼然如睡。”

⒋  指干梅。按,今本《山海经》无此文。

《初学记》卷二八:“《山海经》:‘ 云山 之上,其实乾腊。’ 郭璞 注:‘腊,乾梅也。’”

分字解释


造句

  • 工作结束后将打腊拖浸泡在清水中防止因蜡变干而起的反应。
  • 宣威火腿是中国典型的传统干腌肉制品,其最突出的质量特点就是具有独特而浓郁的腌腊风味。
  • 胡椒子是生长在西印度群岛、门塔腊岛和其它 东方国家的 黑胡椒属的干浆果。
  • 使用方法: 头发处于洁净干发状态,取适量发腊于掌心搓匀搽于造型部分,双手指尖随 意挥动,抓捏出理想发型。

※ "干腊"的意思含义、干腊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