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干佐 > 词语"干佐"的意思
gānzuǒ

干佐


注音ㄍㄢ ㄗㄨㄛˇ

繁体幹佐

干佐

词语解释

干佐[ gàn zuǒ ]

⒈  参见:干佐,干佐。

引证解释

⒈  谓主管某项事务的辅佐官员。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邓艾 ﹞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冠摧履决,蓝缕带索,何肎与俗人竞干佐之便僻,修佞幸之媚容。”

⒉  榦佐:指能担负重任的大臣。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千官之法,本於五行,是则 皞、頊、夏、商 所闓置”自注:“上选卿尹,则非敬忌择人之道,下撰榦佐,则非庶慎罔知之义,此 魏 晋 以来之积弊,而 殷 法已为其前导。”

分字解释


造句

  • 皮佐拉朵干这一行已经有25年了。
  • 酒体的构成饱满而复杂。柔和成熟的单宁带有干而典雅的收尾。佐以红肉或有辛辣味的亚洲风味餐。

※ "干佐"的意思含义、干佐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