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高山流水 > 词语"高山流水"的意思
gāoshānliúshuǐ

高山流水


注音ㄍㄠ ㄕㄢ ㄌ一ㄡˊ ㄕㄨㄟˇ


高山流水

词语解释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

⒈  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风韵高雅不俗。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列子·汤问》
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金·董解元《西厢》

lifty character as 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

引证解释

⒈  《列子·汤问》:“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 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 曰:‘善哉!峩峩兮若 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 !’”
后以“高山流水”为知音相赏或知音难遇之典,或比喻乐典高妙。 宋 王安石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一:“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絃膝上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一折:“嘆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病晤》:“清商绕画梁,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

⒉  琴曲名。内容即据《列子·汤问》所载 伯牙 与 钟子期 的故事谱写。原为一曲, 唐 时始分为二曲,至 宋 时又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一说《高山流水》本属一曲, 元 人始分为二。现存传谱初见于《神奇秘谱》。

⒊  词牌名。

《词谱》卷三五:“调见《梦窗词》, 吴文英 自度曲,赠 丁基仲 妾作也。妾善琴,故以《高山流水》为调名。”

国语辞典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

⒈  形容乐曲的高妙。语本后比喻知音的 难遇。元·马致远也作「流水高山」。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董西厢·卷四》:「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
《任风子·第二折》:「高山流水知音许,古木苍烟入画图。」

⒉  词牌名。宋代吴文英的自度曲。如宋代吴文英的〈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词。

英语fig. intimate and understanding friend, sublime musical composition

分字解释


造句

  • 于是我把这曲称为《高山流水》。
  • 给观赏者以高山流水,归游自然的欣悦。
  • 这个湖的流水出后形成了一个大高山流水。
  • 就像高山流水构成了一座城市的生命气息。
  • 于是呢他就在这块大石头上啊支起了琴架,弹奏起高山流水的曲子。
  • 流动的光影,冷峻的建筑。就像高山流水构成了一座城市的生命气息。
  • “这几天总让我感到沮丧”我想,这时耳边传来吉他声,高山流水似的。
  • 在建筑界,鲜有驰名世界的机构能携手共谱高山流水,因为这是王不见王的时代。
  • 从大自然和高山流水中,唤醒肌肤之灵性,缔造炫肌之灵动,美肌顷刻清纯如水。
  • 浙江筝曲《高山流水》(改编版)是一首在中国筝曲中流传很广,并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乐曲。
  • 阅读他的作品,墨色团块竟如高山流水、湖山云海般壮观,笔墨之间似乎更浸透着他浪漫的灵魂。
  • 过了三年,我在一荒凉的小山上,在流水旁,独自一人在弹奏古琴。弹奏着同样的一首《高山流水》。
  • 川菜以麻辣为主的综合调和,与粤菜的清香浓郁,正是一桌菜品的绝佳搭配,可以吃出高山流水的意味来。
  •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为音乐而生的建筑,更具音乐的特质。若是高山流水与重庆坡地山水错落偶遇,将生长出什么样的建筑形态?
  • 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看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高山流水,他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
  • 历经了近十年的爱情印证,我们所理解的爱不再是海誓山盟和大喜大悲,而是生活中的高山流水,是轻风细雨,是每日每日你归来的脚步,是我手下烫洗干净的衣裤和在外面采撷的一把野草,是平淡又平淡的日日月月。

※ "高山流水"的意思含义、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