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民德 > 词语"民德"的意思
mín

民德


注音ㄇ一ㄣˊ ㄉㄜˊ

民德

词语解释

民德[ mín dé ]

⒈  民众的道德。

⒉  指有德之人。

⒊  犹民力。

引证解释

⒈  民众的道德。

《书·君奭》:“公曰:呜呼!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
《论语·学而》:“曾子 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严复 《<原富>按语》七二:“此谓合众可,谓之民主不可。何则?以其有奴婢故也。又以知民主之制,乃民智最深民德最优时事。”

⒉  指有德之人。

《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朱熹 集注:“言皇天神明,无所阿私,观民之德,有圣贤者,则置其辅助之力,而立以为君也。”

⒊  犹民力。

《墨子·节用上》:“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废,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国语辞典

民德[ mín dé ]

⒈  人民的道德。

《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分字解释


造句

  • 在法国尼斯附近的阿马塔发现了一间棚屋遗迹,时间上可追溯至民德冰期时期。
  • 民风民德,以及个人道德中首要的因素是其连贯性。
  • 不过告发他的——严重告发他的——是公民德伐日夫妇。
  • 现实地看,生活共同体是公民德性养成和提升的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
  • 这种配置了512只的莫民德在便携式我们所测试,并会在宜举行账户中的基准。
  • 不错!是违反规定的。不过告发他的——严重告发他的——是公民德伐日夫妇。还有一个人。
  • 一般地看,共同体既内在地拥有对公民德性的诉求和期待,又为公民德性的展现提供了意义背景。
  • 文章试图通过坚持知行统一、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的方式,为网民德性建设提供新的方案和对策。
  • 在法国尼斯附近的阿马塔,发现了一间棚屋遗迹,时间上可追溯至 民德冰期时期, 或公元前450 000至380 000年。

※ "民德"的意思含义、民德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