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南学 > 词语"南学"的意思
nánxué

南学


注音ㄋㄢˊ ㄒㄩㄝˊ

繁体南學

南学

词语解释

南学[ nán xué ]

⒈  周代五学之一。周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

⒉  南朝宋何尚之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

⒊  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南朝经师,发展魏晋学风,除《诗》、《三礼》采用郑玄笺注外,《周易》用三国魏王弼注,《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左传》用晋杜预注。讲经兼采众说,也取玄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所作义疏比经注更为详尽。

⒋  清初黄宗羲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

⒌  清代雍正九年,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称为“南学”。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五学之一。 周 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后汉书·祭祀志中》“灵臺未用事” 刘昭 注引《易传·太初篇》“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在中央曰太学,天子之所自学也。”

《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

⒉  南朝 宋 何尚之 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 《宋书·何尚之传》:“尚之 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

东海 徐秀,庐江 何曇、黄回,潁川 荀子华,太原 孙宗昌、王延秀,鲁郡 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

⒊  南北朝 时 南朝 的经学。 南朝 经师,发展 魏 晋 学风,除《诗》、《三礼》采用 郑玄 笺注外,《周易》用 三国 魏 王弼 注,《尚书》用伪 孔安国 传,《左传》用 晋 杜预 注。讲经兼采众说,也取玄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所作义疏比经注更为详尽。

⒋  清 初 黄宗羲 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参见“南北学”。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初 孙徵君 讲学 苏门,号为北学; 餘姚 黄梨洲 宗羲,教授其乡,数往来 明 越 间,开塾讲肄,为南学。”

⒌  清 代 雍正 九年,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称为“南学”。参阅《光绪会典事例》卷一〇九八。

《清史稿·职官志二》:“九年,建南学。”
原注:“在学肄业者为南学,在外肄业赴学考试者为北学。”

国语辞典

南学[ nán xué ]

⒈  太子的学舍。周代有东、南、西、北四学,加太学为五学,南学即五学之一。

《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始民不诬矣。」

⒉  南朝宋何尚之,在南郭外立学聚生徒,士人多慕道来游,称为「南学」。

《宋书·卷六六·何尚之传》:「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

⒊  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其所治的经学大多承袭魏晋学风,又受佛教影响,所作的义疏比经注更加详细,故称为「南学」。

分字解释


造句

  • 世卫组织一直在监测来自世界所有地区(包括南、北半球)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证据,以决定大流行的结束时间。
  • 她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律和精神病学教授,并且是精神健康法方面的专家。
  • 该行博物学协调员王一南称,尽管还没有对它们的骨骼进行正式研究,它们整体保存完好。
  • 玛丽·艾丽丝·萨洛特为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
  • 罗南·w·格林恩(Ronan w . Glynn)等,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临床学研究所外科系。
  • 后裔合唱团(Offspring)的Dexter Holland则是南加大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候选人。
  • “生活体验研究”是范梅南提出的一种教育学研究方法。
  •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使用遗传学探针检测了乳腺癌细胞,发现了一些对宫颈癌发生具有高危险性的HPV亚型。
  • 南茜:不消担心,作为经济型小规模汽车的范例,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驾驶性和安全性,并且还具有优异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生活习性学的特点。
  • 南加利福尼亚州年夜学的马丁·希尔伯特博士率领了这项研究,他指出该项数据异常巨年夜,但与自然对比饶暌怪是牛之一毛。
  • 在中部的德克萨斯州,劳拉毕业于得克萨斯大学,获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此外她还获得了南曼瑟·迪斯特大学的农学学士学位。
  • 通过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拟南芥分泌蛋白组预测及功能的分类,将加速实验室对南芥分泌蛋白组功能的研究。
  • 按我国土壤地理地带分布,从北到南采土样32个,从中分得细菌491株,并对每一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与描述。
  • 范梅南提出的「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教育学研究方法。

※ "南学"的意思含义、南学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