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十面埋伏 > 词语"十面埋伏"的意思
shímiànmái

十面埋伏


注音ㄕˊ ㄇ一ㄢˋ ㄇㄞˊ ㄈㄨˊ


十面埋伏

词语解释

十面埋伏[ shí miàn mái fú ]

⒈  琵琶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通常分十八段。描写汉刘邦与楚项羽垓下之战,表现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

引证解释

⒈  谓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前汉书平话》卷中:“垓下 聚兵百万,会天下诸侯,困 羽 九重山前, 信 定十面埋伏,逼 羽 乌江 自刎。”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 垓。”
《水浒传》第七七回:“原来今次用此十面埋伏之计,都是 吴用 机谋布置,杀得 童贯 胆寒心碎。”

⒉  琵琶大曲。又名《淮阴平楚》、《楚汉》。自 明 代后期流传至今。以 刘邦 与 项羽 垓下 大战为主题,用琵琶演奏,表达了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震撼山岳的声势。 明 末琵琶演奏家 汤应曾 曾以善弹此曲著称。参阅 清 张山来 《虞初新志》卷一所载 清 王猷定 《汤琵琶传》。

国语辞典

十面埋伏[ shí miàn mái fú ]

⒈  形容被敌军层层包围。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重瞳有千般英勇,怎出的这十面埋伏?」

⒉  乐曲名。约十六世纪以前已在民间流传,为琵琶的演奏名曲。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苹编的琵琶谱上。全曲属多段体结构,描写楚汉垓下决战,韩信在九里山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于乌江自刎的故事。

英语Ambush from ten sides (pipa solo piece)​, House of Flying Daggers (2004 movie by Zhang Yimou 張藝謀|张艺谋[Zhang1 Yi4 mou2])​

德语House of Flying Daggers (chinesischer Film von Zhang Yimou)​ (Eig, Kunst)​

法语Le Secret des poignards volants

分字解释


造句

  • 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排在第40位。
  • 我们设下十面埋伏,专等敌人自投罗网。
  • 大姐派我来了结此事-----《十面埋伏》。
  • 他是《十面埋伏》这部绝美电影中的武打英雄。
  • 但是它也可以制作出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像《英雄》和《十面埋伏》这样的电影。
  • 蜘蛛是名声在外的猎手了,它们要么在黏黏的蛛网上守株待兔,要么躲在叶子之类的东西后面搞十面埋伏。
  • 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中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制造了包括《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内的五部“大片”。

※ "十面埋伏"的意思含义、十面埋伏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