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水旱 > 词语"水旱"的意思
shuǐhàn

水旱


注音ㄕㄨㄟˇ ㄏㄢˋ

水旱

词语解释

水旱[ shuǐ hàn ]

⒈  水涝和干旱。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water logging and drought;

⒉  水陆。

水旱交界。

land and water;

引证解释

⒈  水涝与干旱。

《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贾公彦 疏:“水旱降为荒凶也。”
《史记·平準书》:“汉 兴七十餘年之閒,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唐 杜甫 《雷》诗:“水旱其数然, 尧 汤 免亲覩。”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自朕登极以来,内外交讧,兵连祸结,水旱洊臻,灾异迭见。”
马南邨 《燕山夜话·围田的教训》:“这就证明,围田和圩田等等都是与水争地,盗湖为田,其结果必遭水旱之灾。”

国语辞典

水旱[ shuǐ hàn ]

⒈  水灾和旱灾。

《史记·卷三〇·平准书》:「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
《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寿春水旱连年,人皆缺食。」

德语nass und trocken , Überschwemmung und Dürre (S)​

分字解释


造句

  • 过去给农民带来灾难的水旱灾害,现在也不再发生了。
  • 这个国家经常遭受水旱灾害。
  • 本研究对水旱灾害损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 自古有水旱码头之称,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
  • 孙祥,在制作水旱。山水。树桩盆景方面非常独到。
  • 太平的景象还在:常有水旱,可有谁听到大叫唤么?
  • 对1996年黑龙江省水旱灾害成因及特点进行初步分析。
  • 依据长时间序列的水旱灾害资料,建立衡阳水旱灾害数据库。
  • 鲁西南、鲁西北水旱不断,灾荒连年,胶东一带受灾相对较轻。
  • 依据长时间序列水旱灾害资料,现已建立衡阳水旱灾害数据库。
  • 在水旱轮作下,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紫色水稻土铁—腐殖质复合的形成。
  • 黄河流域的垄播和水管理:黄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整个流域经常发生水旱灾害。
  • 这种思想主张广植树木,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以减少水旱灾害的发生。
  • 青弋江、水阳江流域的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给本流域的国民经济带来大损失。
  •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广东省遭受水旱风灾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损失重。
  • 浙西地区地处沿海,地势颇低,境内又有众多的河流湖泊,经常发生水旱灾害。
  • 中国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水旱灾害频发。
  • 清以来,针对华北地区频发的水旱灾害,人们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农业措施。
  • 不同小麦品种间的CTD差异很大,但不同水旱处理的CT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宋元时期江汉平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最高、产生影响最大。
  • 这种波动通过当时的各种气候资料表现出来,同时也反映在当时的水旱灾害发生特点上。
  • 马克·史密斯:人们谈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时往往会想到水旱灾、暴风雨、海平面上升及冰川融化。
  • 水遥感技术广泛用于水旱灾害动态监测、洪灾损失评估、水资源监测、水环境监测等研究领域。
  • 除水旱灾害之外,清代后期对湖南危害较大的灾种主要为虫灾,风灾、雹灾、冰冻雪灾偶有发生。
  • 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 受地理位置决定的特殊气候条件和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是造成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
  • 阐述了水旱轮作的必要性及其优点;分析了水旱轮作的理想土壤水理条件;提出了水旱轮作的应急措施。

※ "水旱"的意思含义、水旱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