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铁蒺藜 > 词语"铁蒺藜"的意思
tiě

铁蒺藜


注音ㄊ一ㄝˇ ㄐ一ˊ ㄌ一ˊ

繁体鐵蒺藜

铁蒺藜

词语解释

铁蒺藜[ tiě jí lí ]

⒈  蒺藜状的尖锐铁器。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阻止敌方人马前进。

引证解释

⒈  蒺藜状的尖锐铁器。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阻止敌方人马前进。

《六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戎容兵械·铁蒺藜》:“诸葛亮 与 司马懿 相持於 武功 五丈原。亮 卒, 懿 追之。 亮 长史 杨仪 多布铁蒺藜。”
《水浒传》第六八回:“吴用 止住,便教军马就此下寨,四面掘了濠堑,下了铁蒺藜。”

国语辞典

铁蒺藜[ tiě jí lí ]

⒈  一种古代军用的障碍物。以尖锐的三角形铁片联缀成串,形若草本植物蒺藜,通常布置于道路上或浅水中,用以阻止敌人的侵入。

《武备志·兵诀评·六韬·虎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尺、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
《水浒传·第四七回》:「更兼死路里,地下埋藏著竹签、铁蒺藜。」

⒉  武器名。古代武侠所用的一种金属带刺的暗器。

分字解释


造句

  • 带着铁蒺藜柏林墙,那些向任何尝试分开使我接触自在世界的限度命令。
  • 不管怎么扔,这款铁蒺藜轮胎刺都能用向上的一面扎破汽车或飞机的轮胎。

※ "铁蒺藜"的意思含义、铁蒺藜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