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外荒 > 词语"外荒"的意思
wàihuāng

外荒


注音ㄨㄞˋ ㄏㄨㄤ

外荒

词语解释

外荒[ wài huāng ]

⒈  谓耽乐田猎。以使人精神迷乱,故称。语出《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孔传:“迷乱曰荒……禽,鸟兽。”孔颖达疏:“老子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好色好田,则精神迷乱。”

⒉  边境少数民族所居僻远之地。

引证解释

⒈  谓耽乐田猎。以使人精神迷乱,故称。

语出《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孔 传:“迷乱曰荒……禽,鸟兽。”
孔颖达 疏:“老子 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好色好田,则精神迷乱。”
宋 王禹偁 《放五坊鹰犬诏》:“仍勅天下,今后不得更进鹰犬。庶使发狂之言,遐遵於 老 氏;外荒之戒,无愧於古书。”

⒉  边境少数民族所居僻远之地。

《陈书·废帝纪》:“世祖文皇帝 克嗣洪基,光宣寳业,惠养中国,绥寧外荒。”

分字解释


※ "外荒"的意思含义、外荒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