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侠士 > 词语"侠士"的意思
xiáshì

侠士


注音ㄒ一ㄚˊ ㄕˋ

繁体俠士


侠士

词语解释

侠士[ xiá shì ]

⒈  旧指行侠仗义的人;侠客。

里侠者皆下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大侠杀人亡命。——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与侠士谋救。——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knight-errant;

引证解释

⒈  行侠仗义之士。

《晋书·冯素弗载记》:“当世侠士莫不归之。”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三:“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明 唐顺之 《蒋云壑象赞》:“人见其以貲起家,则以为力田致丰,而倾身交游、冠盖过从,则又有侠士之风。”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DonQuixote》的书虽然将近一千来页,事迹却很简单,就是他爱看侠士小说,因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

国语辞典

侠士[ xiá shì ]

⒈  古代身怀武艺,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人。

《元史·卷一八四·任速哥传》:「义之所在,必亟为之,有古侠士风。」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〇》:「因恃几斤膂力气,好与侠士剑客往来。」

分字解释


造句

  • 这一天,风林堡潇洒超凡的年轻侠士凤熙无出现在天连月夜。
  • 有脖常理,这也是爱、神秘敬佩者、浪漫主义诗人和现代侠士的世界。
  • 侠士是中华武术史上特有的社会现象,从春秋战国兴起一直延续到近代。
  • 在这个世界里,她化身为众多的男人,从天才的诗人,到失意的文人,甚或勇敢的侠士。
  • 译坛泰斗林纾不仅在他的“聊斋体”小说中刻画了为数不少的侠士,而且本人具有极其鲜明、可敬可佩的侠义风范。
  • 《三侠五义》则接受了《水浒传》之“忠义之侠”观点,试图通过弱化侠士的反抗性,而达到倡导“忠义之侠”的目的。

※ "侠士"的意思含义、侠士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