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血气方刚 > 词语"血气方刚"的意思
xuèfānggāng

血气方刚



血气方刚

词语解释

血气方刚[ xuè qì fāng gāng ]

⒈  形容年青气盛,感情易于冲动。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论语·季氏》

full of sap;

引证解释

⒈  谓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鬭。”
刘宝楠 正义:“壮谓气力方当刚强,喜於争鬭。”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他终则是寒门卿相,正青春血气方刚,拥虹蜺气吐三千丈。”
闻一多 《可怕的冷静》:“最可虑的是不通世故而血气方刚的青年,面对这种事实,又将作何感想?”
亦作“血气方盛”、“血气方壮”。 《后汉书·杨终传》:“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 长君 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
南朝 梁 沉约 《忏悔文》:“又追寻少年,血气方壮,习累所缠,事难排豁。”
《新唐书·张嘉贞传》:“昔 马周 起徒步,謁人主,血气方壮, 太宗 用之,能尽其才,甫五十而没。”

国语辞典

血气方刚[ xuè qì fāng gāng (又音)​xiě qì fāng gāng ]

⒈  语出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易于冲动。也作「气血方刚」、「血气方壮」、「血气方盛」。

《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吾闻泠苞、邓贤乃蜀中名将,血气方刚。恐老将军近他不得,岂不误了主公大事?」

分字解释


造句

  • 比起老年人来,他们血气方刚,热情使他们毫无畏惧。
  • 我们通常一会儿就没事了,但在年轻血气方刚时,就可能会持续几星期。
  • 吹动,增大;有与各种圆形物体和血气方刚的男子汉气概观念相关的派生词。
  • 武士道精神在日本社会一直受到尊崇。现在,象征着武士道精神的那些血气方刚的陆军和海军军官受到推崇,成为日本反动的先锋。
  • 那时我才二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我被虱子折磨得不堪忍受,要不是朋友带我去了药店,买回来一瓶叫做“镇静剂”的东西,我肯定恨不得把全身都挠个遍,一直挠到骨头里去。

※ "血气方刚"的意思含义、血气方刚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