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音声人 > 词语"音声人"的意思
yīnshēngrén

音声人


注音一ㄣ ㄕㄥ ㄖㄣˊ

繁体音聲人

音声人

词语解释

音声人[ yīn shēng rén ]

⒈  唐代对官府乐人的总称。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对官府乐人的总称。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唐 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音乐》:“唐 每岁閲司农户容仪正者归太乐,与前代乐户,总名音声人。”

分字解释


造句

  • 番户的地位和太常音声人基本相同,但必须当色为婚,他们以番上的方式到太常寺服役。
  • 他没有错过这个机会,谨慎而且迅速;谨慎得一点声音都没有,免得让人知道他来了。
  • 一个人也没有,一点声音都没有。
  • 老,是万弦喧哗过后舞台上独自响起的一声笛音,空灵而忧伤,只有舞台上那位谙熟乐曲的老乐手一人知道,这笛音为谁而响起。
  • “恐音症”照字面解释就是“憎恨声音”,最初于2000年被提出,指的是在听到某些声音时,一些人会产生负面情绪、想法、和身体反应,也称为“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征”或者“声怒”。

※ "音声人"的意思含义、音声人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