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毛骨竦然 > 成语"毛骨竦然"的意思
máosǒngrán

毛骨竦然



毛骨竦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同'毛骨悚然',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景象时的恐惧感觉。[近]不寒而栗。[反]面无惧色。

详细释义

  1. 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淑英看得~,淑华看得怒气冲天。◎巴金《春》

毛骨竦然[máogǔsǒngrán]
  1. 形容害怕战栗。

    元.汤垕《古今画监.唐画》:「不惟画牛,至于川原、树石、牧子、樵童,亦各臻妙。余凡七见真迹,一在扬州司德用家,二牛相斗,毛骨竦然。」

毛骨竦然[máogǔsǒngrán]


基础信息

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

注音ㄇㄠˊ ㄍㄨˇ ㄙㄨㄥˇ ㄖㄢˊ

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 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

感情毛骨竦然是贬义词。

例子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巴金《春》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十分恐惧。

近义毛骨悚然,毛骨耸然

反义镇定自若,无所畏惧,面不改容

造句

  • 若是这面镜子能像海洋会托出溺死者一样把它反映过的影象重现,那可憎的地方一定会是鬼影幢幢,令人毛骨竦然的。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