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兵不厌诈 > 成语"兵不厌诈"的意思
bīngyànzhà

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用兵打仗允许尽可能地使用欺诈的战术。

详细释义

  1. 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若说~,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百科释义

兵不厌诈,汉语成语,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指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


基础信息

拼音bīng bù yàn zhà

注音ㄅ一ㄥ ㄅㄨˋ 一ㄢˋ ㄓㄚˋ

繁体兵不厭詐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感情兵不厌诈是中性词。

例子若说兵不厌诈,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诈”,不能写作“炸”。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战胜敌人。

近义兵不厌权,纵横捭阖,不宣而战,兵行诡道

反义先礼后兵,堂堂正正

造句

  • 我说:“这叫兵不厌诈。”
  • 你制定策略可以遵循兵不厌诈的原则,但是很多职业道德的禁区你还是不要轻易的跨越,那是雷区,会把你炸的粉身碎骨。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