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春秋笔法 > 成语"春秋笔法"的意思
chūnqiū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春秋:指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春秋》整理而成,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笔法: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孔子修订《春秋》,行文中暗寓褒贬,其中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故称之为“春秋笔法”。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

详细释义

  1.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百科释义

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也则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亦称“微言大义”。


基础信息

拼音chūn qiū bǐ fǎ

注音ㄔㄨㄣ ㄑ一ㄡ ㄅ一ˇ ㄈㄚˇ

繁体萅秌筆灋

出处宋 俞文豹《吹剑录》:“盖纯用《春秋》笔法也。”

感情春秋笔法是中性词。

例子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鲁迅《热风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曲折的文字。

近义微言大义

造句

  • 春秋笔法中所包含的知识分子积极主动地干预社会历史的精神也随着史与文的分离从正史著作中转移到文学领域。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