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鼎足而立 > 成语"鼎足而立"的意思
dǐngér

鼎足而立



鼎足而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炊具,有三足。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详细释义

  1. 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百科释义

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基础信息

拼音dǐng zú ér lì

注音ㄉ一ㄥˇ ㄗㄨˊ ㄦˊ ㄌ一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感情鼎足而立是中性词。

例子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鼎足而立。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鼎足而三,鼎足之势,分庭抗礼,相持不下,鼎足而居,三足鼎立

反义定于一尊,合而为一

谜语

1.三分魏蜀吴(打一四字成语)

造句

  • 中环心脏地带,皇后像广场背后三间大银行鼎足而立。
  • 目前,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客观性报道鼎足而立,成为西方新闻界的主流报道方式。
  • 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它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性报道鼎足而立。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