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扶危济困 > 成语"扶危济困"的意思
wēikùn

扶危济困



扶危济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扶:帮助,支持。济:接济。帮助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也作“济困扶危”。

详细释义

  1.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在这篇作品中,突出体现了主人公为人民~的英雄主义气慨。

百科释义

扶危济困是中国成语,解释为扶助有危难,救济困苦的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基础信息

拼音fú wēi jì kùn

注音ㄈㄨˊ ㄨㄟ ㄐ一ˋ ㄎㄨㄣˋ

繁体扶危濟困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感情扶危济困是褒义词。

例子在这篇作品中,突出体现了主人公为人民扶危济困的英雄主义气慨。

正音“济”,不能读作“jǐ”。

辨形“危”,不能写作“穠”。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扶弱抑强,济弱扶倾,仗义疏财,见义勇为,扶危济贫,扶危济急

反义隔岸观火,趁火打劫,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打家劫舍

造句

  • 换句话说,富人们要扶危济困,便建立了储蓄银行。
  • 据焦恩俊介绍,剧中将有大量的动画特技来表现“扶危济困”的罗汉精神。
  • 阎云翔说,“渐渐地,帮助陌生人被视为是一种愚笨、糊涂的行为,而不是古道热肠、扶危济困的义举。”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