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嗟来之食 > 成语"嗟来之食"的意思
jiēláizhīshí

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嗟:不客气的招呼声,相当于“喂”。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详细释义

  1.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百科释义

原指悯人饥饿,呼其,“嗟,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和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或食物。主要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得有骨气的穷人,说明人的尊严比生命还重要,赞扬了他为维护尊严而斗争的精神。也讽刺了当时富人的傲慢和无礼,警示我们要尊重他人。


基础信息

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

注音ㄐ一ㄝ ㄌㄞˊ ㄓ ㄕˊ

繁体嗟來之食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感情嗟来之食是贬义词。

例子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正音“嗟”,不能读作“jué”。

辨形“嗟”,不能写作“蹉”、“磋”。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近义盗泉之水,残羹冷炙,嗟来之食

反义自食其力

造句

  • 我听说有志之士不喝盗泉之水,廉洁之士不吃嗟来之食。
  • 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 我绝不为了利益而放弃自由,绝不为了一份嗟来之食而放弃个人尊严。
  • 在就业形势急转直下的今天,“大丈夫不受嗟来之食”的信念脆弱得不堪一击。
  • 这个贤惠的女人对他说:“我听人说'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洁的人不食嗟来之食'。”
  • 那人一听这话,立即瞪着眼睛,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般地步的。”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