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摩肩接踵 > 成语"摩肩接踵"的意思
jiānjiēzhǒng

摩肩接踵



摩肩接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近]跃跃欲试。

详细释义

  1.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节日的公园里,游人~,十分拥挤。

百科释义

【释义】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近义词】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接踵比肩、人头攒动。【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走进周庄》“小心踏上拱桥,周庄顿时立在面前:街楼古屋参差着,逶迤着,摩肩接踵地向你涌来,倒显得桥下的水流淌得如静止一般。【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示例】节日的公园里,游人~,十分拥挤。【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外交官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给他走正门,就说齐国没人就派这个矮人来。晏婴说齐国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挥汗成雨,挥袖成云。齐国的出使规矩就是无能的使臣只能去见无能的国君。楚王自取其辱,只好隆重接待。【英文】jostleeachotherinacrowd


基础信息

拼音mó jiān jiē zhǒng

注音ㄇㄛˊ ㄐ一ㄢ ㄐ一ㄝ ㄓㄨㄥˇ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感情摩肩接踵是中性词。

例子节日的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正音“踵”,不能读作“chǒng”。

辨形“踵”,不能写作“喠”。

辨析摩肩接踵与“熙来攘往”有别:摩肩接踵偏重“拥挤”;只用于人;不用于物;可受副词“必须”等的修饰;“熙来攘往”偏重在“往来的杂乱喧闹”。多用于人;也用于物。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

近义熙熙攘攘,比肩继踵,熙来攘往,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挨肩擦背,缕缕行行,接踵比肩,摩肩擦踵,摩肩擦背,比肩接踵,源源不断,毂击肩摩,接踵摩肩,你拥我挤,拥挤不堪,勾肩搭背,人潮拥挤

反义门庭冷落,地广人稀,孑然,四下无人

谜语

1.肩肩足足(打一成语)

2.两肩两足(打一成语)

造句

  • 他被卷进了摩肩接踵的人群。
  • 所有的职位都已摩肩接踵?
  • 晚上,走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游人摩肩接踵。
  • 人们纷纷地爬上山,上山的人已经是摩肩接踵了。
  • 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手机摄像头噼里啪啦地拍摄着巴西的一个知名桑巴乐队。
  • 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
  • 这个“挤”字还真不是吹出来的,简直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能坐到座位的机率可能只有0.1%。
  • 店里的商品足足堆了有六英尺高,大街上顾客和店员摩肩接踵,他们挥汗如雨,挥金如土,把购物变成了一场战争。
  • 但是,正在穿越人行横道的路人、摩肩接踵的人群以及道路上抛锚的事故车等不确定因素都可能让一套精心设计的系统崩溃失常,导致恼人而又产生污染的交通拥堵。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