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被甲据鞍 > 成语"被甲据鞍"的意思
jiǎān

被甲据鞍



被甲据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汉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事见《后汉书.马援传》。后因以'被甲据鞍'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详细释义

  1. 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赵国廉将军,一饭斗米肉十斤,~走若云。◎明·刘基《宝林同讲师渴马图歌》

百科释义

【成语】被甲据鞍【拼音】pījiǎjùān【释义】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结构】联合式【年代】古代【押韵词】翫其碛砾不窥玉渊、千里无烟、加膝坠渊、风和日暄、影迹无端、咸五登三、枝木之冠、一溜烟、倏忽之间、狼狈不堪


基础信息

拼音pī jiǎ jù ān

注音ㄆ一 ㄐ一ㄚˇ ㄐㄨˋ ㄢ

繁体被甲據鞍

出处《後汉书 马援传》载:汉 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感情被甲据鞍是中性词。

例子赵国廉将军,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据鞍走若云。明 刘基《宝林同讲师渴马图歌》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