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朱德润的诗 > 翠雨亭诗

翠雨亭诗

[元朝]:朱德润

翠树元无雨,空濛暗湿衣。林深迷远嶂,风捲杂晴晖。

岚润侵书几,阴凉拂钓矶。苍云何处密,清晓傍檐飞。

朱德润简介

元朝·朱德润的简介

朱德润(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朱德润的诗(100篇) 朱德润的名句

猜你喜欢

翠雨亭诗

元朝朱德润

翠树元无雨,空濛暗湿衣。林深迷远嶂,风捲杂晴晖。

岚润侵书几,阴凉拂钓矶。苍云何处密,清晓傍檐飞。

庄麟翠雨轩图

清朝乾隆

白屋眄江天,林泉意洒然。

奇踪惊独见,绝唱幸犹全。

古树围青嶂,平桥界碧川。

香光论福慧,真透画禅禅。

高士谦竹石·翠雨何曾湿

元朝凌云翰

翠雨何曾湿,苍云本自低。湘山不可到,转觉望中迷。

临雨亭

宋朝刘敞

秋至感人思,登临成惘然。浮云帝乡外,落日古城边。

归雁声相别,幽花色可怜。名山负独往,触物见徂年。

花雨亭

宋朝释智愚

昔人曾此谈空有,花雨纷纷绕座寒。
堪笑空生无伎两,不曾开口被人瞒。

春雨亭

明朝黄巩

滨江亭子锁春阴,一水盈盈雨正深。

小径飞花红渐湿,柴门垂柳绿初沉。

坐深野老还争席,听近樵歌不出林。

莫是向来游眺处,东风吹动故园心。

听雨亭

宋朝释慧空

我行台雁之中途,一年两憩安公庐。
不知昔人去此远,但见水石清而虚。
向来破读有则语,悬水潇潇日夜举。
道人似欲暗投明,故立此亭名听雨。
客如镜清老更痴,入流截流谁得知。
愿公竹扉且常启,我或发兴来无时。

喜雨亭记

宋朝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楼台烟雨亭

宋朝朱汝贤

神息驭兮龙冈,殿金仙兮庙傍,结轩楹兮受厘举觞。发山川兮秘藏,览旴源兮一方,台突兀兮楼栋翔。
人祀神兮敬将,神福民兮简穰,晴烟晦雨兮相尔农桑。击平西兮桐乡,吾去留兮敢忘,愿培嘉植兮松虬竹苍。

过春雨亭作

明朝康海

再过此亭下,森疏真可人。樊墙俱胜昔,花柳忽如春。

总得林间趣,偏宜物外身。脩篁轩后出,何啻万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