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赵可的诗 > 浣溪沙·抬转炉熏自换香

浣溪沙·抬转炉熏自换香

[元朝]:赵可

抬转炉熏自换香。锦衾收拾却遮藏。二年尘暗小鸳鸯。落木萧萧风似雨,疏棂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

作品赏析

【注释】:
这是一首反映爱情生活的小令。以词意看是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描写之作。但女主人公闪闪烁烁、遮遮掩掩的动作中表明两人不是正式的夫妻。然而两年前 ,她与情人度过的一段美好爱情生活却铭刻在心。词作艺术手段高超,短短的小令 ,一件事 ,一个情景,就把女主人公那复杂难言的感情浓缩在里面。上片言在一秋季的夜晚,或许是两人有特定纪念意义的日子,女主公又回想起往日的情景。”抬转炉熏自换香。锦衾收拾却遮藏!”也许两年前这是两人定情之日 。为纪念它 ,女主人公搬来香炉,亲自上香,又把锦被收拾妥贴干净,等待情人的到来。可是两年过去了 ,他不会再来 ,因而只能“收拾却遮藏了。”特定的环境,特殊的心理一眼可见。“二年尘暗小鸳鸯。”在这床锦被上女主人公可能度过无数美好的时光,锦被也成为她与恋人当年欢好的信物和见证,而锦被上的小鸳鸯不知伴随他们多少时光。可岁月无情人无情,那日鲜艳的小鸳鸯也被无情的尘土遮盖,显得暗淡无光。“二年尘暗”既指岁月的无情又暗示与恋人的爱情难以复萌,暗淡的心里使她感受到的只是凄凉。
下片写在这孤寂的月夜,一切都是那么凄凉。“落木萧萧风似雪。疏皎皎月如霜。”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登高》)使人感到的是悲壮 ,而此册“落木萧萧 ”却让人备感凄凉。即根,窗户的格子。“ 月如霜 ”,李白曾有“ 床前明月光 ,凝是地上霜”(《静夜思》)之喻。风吹叶落让她感到是风雪无情,月照窗使她又觉冰冷如霜 。两年前两相恩爱,情意绵绵,两年后孤寂惆怅愁情万千,于是有“此时此夜最凄凉。”用移情的手法把人的主观情感移入客观景物之中,使风也含情月也有感。
小词虽短,但在作者精细的观察,精巧的构思之下,再加以对词语的精雕细琢,丰富的表现手法,使小令诗味隽永,言浅意深。

赵可简介

元朝·赵可的简介

赵可,金代的文学家。字献之,号玉峰散人。著名的《大金得胜陀颂碑》碑文就是由赵可撰文。...〔赵可的诗(11篇) 赵可的名句

猜你喜欢

浣溪沙·抬转炉熏自换香

元朝赵可

抬转炉熏自换香。锦衾收拾却遮藏。二年尘暗小鸳鸯。落木萧萧风似雨,疏棂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

回心院·换香枕

宋朝萧观音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
为是秋来展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
换香枕,待君寝。

点绛唇·宛转炉灰

清朝朱祖谋

宛转炉灰,此中多少凄凉事。蜡槃红起。又滴黄昏泪。

浣溪沙

清朝王士祯

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浣溪沙

唐代韩偓

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枕寒衾冷异香焦¤
深院不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沉檀。

浣溪沙·梅

清朝王策

篱角烟轻玉一枝。

雪边风味竹边姿。

天寒袖薄正相思。

半枕诗魂香未了,一分春色瘦难支。

小桥流水月明时。

浣溪沙·桂

宋朝吴文英

曲角深帘隐洞房。正嫌玉骨易愁黄。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可怜人似月中孀。

滩破浣溪沙

明朝杨慎

滟滟波光绿似醅。茸茸草色嫩如苔。只有轻寒浑不定,晚还来。

浣溪沙·有感

南北朝徐谦

薄酒当茶复一中。酒醒恰听五更钟。此时情境与谁同。

浣溪沙·初夏

清朝钟筠

开到荼蘼花已残。垂帘犹自怯春寒。困人时候雨连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