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梅尧臣的诗 > 田家·南山尝种豆

田家·南山尝种豆

[宋朝]:梅尧臣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曾在南山下种豆,却被风雨打落。
辛苦一场,收到的只是一把豆秆,用什么充饥呢!

注释

1、南山:虚拟地名。
2、碎:细。
3、荚:豆角。
4、空:只。
5、萁(qí):豆秸,豆秆子。
6、釜(fǔ):锅。

写作背景

《田家》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农民辛勤一年耕作最后却被风雨侵蚀,后两句写农民收割时只有豆杆,颗粒无收,无物充饥。全诗采用叙事的方式,有条有理、通俗自然的表现出当时农民生活的悲惨状况,表达了诗人劳心民力、民生的拳拳爱国之情。

作品赏析

前两句写农民在南山种豆,风雨打碎了豆角。“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诗人选取“种豆”的一个情景,从而说明农民的困苦。诗中没有写农民如何精心照管种下的庄稼。但从快要收割时,一场大暴风雨把成熟的豆子全部打坏了的描写中,可以肯定,农民起早摸黑,浇水施肥,锄草松土,终于使豆子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风雨,把豆子冲烂。这两句诗人把农民的悲惨情状描写的淋漓尽致。
后两句写农民收回一束豆茎后,可锅里无物可煎。“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辛勤劳动的果实被自然灾害毁坏,农民们毫无办法,只能收回一束豆杆,不能当饭吃,只能当柴烧,则又要忍饥挨饿。
全诗紧凑自然,先写种豆,再写受灾,颗粒无收,最后写无饭可吃,悲惨之极。诗人用同情的口吻写出全过程,从而唤起人们的共鸣。

名家点评
当代作家马天牧《古诗行旅》:“全诗都是叙述,平白自然。”

梅尧臣简介

宋朝·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梅尧臣的诗(2925篇) 梅尧臣的名句

猜你喜欢

田家·南山尝种豆

宋朝梅尧臣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田家·南山尝种豆

宋朝梅尧臣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种豆

明朝王稚登

庭下秋风草欲平,年饥种豆绿阴成。
白花青蔓高于屋,夜夜寒虫金石声。

种豆

明朝刘琏

结屋南山隈,爱此园田幽。岂不念朝市,居閒得优游。

春耕既举趾,夏苗已盈畴。农人复何营,艺菽在高丘。

膏沐仰时雨,地气生芒勾。芟夷去异种,旦旦躬追搜。

藩篱旷且完,插棘罗戈矛。伫看芽茁长,密叶蓊云稠。

劳生愧明时,暇逸敢自休。夙昔思嘉言,人与天地侔。

随力任造化,叨养固有由。甘泽天所降,物产地所羞。

克勤匪伊始,何以望有秋。胡为厌卑近,高远肆厥谋。

瘠人以自肥,反贻天地忧。嘐嘐竟何补,适足罹愆尤。

书此遗同志,聊似击壤讴。

种豆吟

宋朝金朋说

南亩种豆苗,苗稀草犹胜。
农人费锄耘,凶秽何不净。

看童子种豆

明朝郭谏臣

傍檐时艺豆,插竹便成篱。

蔓引清风入,花凝晓露滋。

先秋凉瑟瑟,带月影离离。

相对茅茨下,幽居兴在兹。

安乐窝三首·孤山尝试一登临

宋朝裘万顷

孤山尝试一登临,归梦纷然绕故林。
个是平生安乐处,清泉白石总关心。

秋后二首·种豆山园中

宋朝徐文卿

种豆山园中,土瘠豆不实。
攟收能几何,倚杖三叹息。
况此山下田,旱久苗叶赤。
无豆尚犹可,无禾孰供食。
已孤丰稔望,徒费耘耕力。
官吏更索租,真尔从何出。

过安庆怀先兄帽山尝宰怀宁(名宦今祀)

明朝李一契

弦歌声歇几周星,香火千年寄皖城。

善治未题明道墓,瓣香聊识惠连情。

次韵李参政见谢游龙鹤山诗二首·北山尝乞草堂灵

宋朝魏了翁

北山尝乞草堂灵,娓娓高谈析理精。
泼眼溪光无间断,入怀月色太鲜明。
寒毛络石清可数,暝霭蒸山浓欲倾。
相对悠然无语处,古今成败一空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