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文天祥的诗 > 端午即事

端午即事

[宋朝]: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作品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文天祥简介

宋朝·文天祥的简介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文天祥的诗(974篇) 文天祥的名句

猜你喜欢

端午即事

宋朝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即事

宋朝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念奴娇·端午蓝溪即事

明朝李雯

蓝溪新涨,看金塘几曲、画楼临水。

不卷湘帘人影动,水戏鱼龙起。

朱果雕蒲,粉盘绣虎,长缕飘香细。

云鬟著雨,更萦一川烟翠。

回想家在东吴,彩衣联臂,今日人千里。

有个凭栏凝望处,茧彩香囊谁寄。

草号宜男,花开夜合,都是伤心地。

双双碧鸦,几回惊起沙际。

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时序催人易白头

宋朝黄庚

时序催人易白头,端阳怀古客添愁。
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
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
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

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窗外葵榴照眼明

宋朝黄庚

窗外葵榴照眼明,香蒲沁酒注银瓶。
自无饮量堪同醉,非慕清名佼独醒。
一日沈湘悲楚客,千年吊古读骚经。
他乡记节聊随俗,艾虎朱行挂户庭。

端午前三日观坡诗首夏官舍即事因次其韵·帘阴不捲漏乌迟

宋朝冯伯规

帘阴不捲漏乌迟,数朵庭萱也自菲。公退万缘俱谢绝,心空一气自知归。

但期菽粟令民足,未觉诗书与愿违。闻旱问龙求一雨,乘凉约客扣岩扉。

端午前三日观坡诗首夏官舍即事因次其韵·帘阴不卷漏乌迟

宋朝冯伯规

帘阴不卷漏乌迟,数朵庭萱也自菲。
公退万缘俱谢绝,心空一气自知归。
但期菽粟令民足,未觉诗书与愿违。
闻旱问龙求一雨,乘凉约客扣岩扉。

即事·即事春相近

明朝郑善夫

即事春相近,回船日日操。微阳留朔雪,久旱失溪毛。

衢府风烟改,常山斥堠高。危途疲薾客,汨汨向蓬蒿。

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

清朝乾隆

龙舟岁岁奉慈娱,闵旱停陈意慊瞿。

养志惭无能乐志,悬蒲愁更切瞻蒲。

生辰尚忆齐公子,故事休称楚大夫。

傍晚片时雷雨过,那因增慰祗增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