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lí):黄莺。

写作背景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作品赏析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曾几简介

宋朝·曾几的简介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曾几的诗(631篇) 曾几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三衢道中

宋朝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

宋朝崔复初

一客在他乡,行程一月强。
云寒山欲暗,日短道偏长。
枫叶嫣如醉,梅花谢亦香。
谁家砧杵急,回首感征裳。

三衢道中

宋朝周密

旧游重过处,倒指七年间。水后人家少,时荒客路艰。

雨声愁夜店,云影占春山。景物关心事,无成愧往还。

三衢道中

宋朝华岳

西风吹梦落青帘,浊酒三杯路二千。
别岸舟行秋色裹,故人家在夕阳边。
囊中有乐难医国,竿上无钩可钓贤。
见说近来书籍贵,监取唐汉莫论钱。

三衢道中

明朝皇甫汸

山居无别业,民俗半为农。
树杪开山阁,溪弯置水舂。
采薪朝候艇,乞火夜闻钟。
岁晏收卢橘,犹堪比户封。

和三衢道中

宋朝赵希逢

飘飘兴动酒家帘,身世都拚醉大千。
愁逐梦魂回夜半,思随诗句到天边。
再兴炎祚诸公力,一线桐江万古贤。
何日洗心来伴此,不须别办买山钱。

三衢道中三首·其三

元朝张雨

界道飞流山翠重,杜鹃无语杜鹃红。归人一舸贪新水,浑堕丹青便面中。

三衢道中感怀寄庞几先

宋朝陈渊

霜风卷地号,达晓不成雨。

游云乍蔽亏,朝日翳复吐。

衢梁三日行,去往迷处所。

茅檐得小休,蔬饭不能举。

所嗟兵火馀,白骨莽无主。

邻邦岁又恶,贾饭逐婺女。

遏籴彼何忍,楚越视心膂。

况欲贼取之,不救沟壑苦。

生逢尧舜代,短袖不容舞。

空馀卫物心,持此欲谁语。

故人幕中杰,筹画多所补。

朝誉竞推先,丘壑终自许。

平生陈琳檄,解使头风愈。

容我七子间,泛爱果轻与。

此生听造物,未能狙公芧。

牧羊或可息,抱关亦易处。

要以一溉勤,聊润汉阴圃。

和千家诗六十首·其四十·三衢道中

明朝李江

振袖街前晓色晴,天风吹马日边行。

两傍古树排牙立,一路幽禽喝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