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林景熙的诗 > 京口月夕书怀

京口月夕书怀

[宋朝]: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酒楼独酌,大醉,不禁伏案沉沉睡去,许久才朦胧醒来,清冽的山风带来阵阵寒意。毕竟是秋天了,天还没入夜,凉气已经逼人,环看四周,冷冷清清,一片昏暗,只有店伙刚掌上的烛火在风中散发着昏黄摇曳的微光。回想多年来饱经世事,历尽沧桑,虽有凌云壮志,却命运多舛,大半辈子在异乡奔波劳碌,到头来却只换得两鬓苍苍。凭窗而望,大江横流,暮色蒸腾,远处的京口城也变得影影绰绰,看不分明,只有窗边树梢上刚露出的一弯新月远远地悬在苍暮的天上。低下头来,呆呆地看着杯中残酒,若有所思,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南归大雁的啼声,让我回过神来。哎!故乡!

注释

⑴京口:今江苏镇江。月夕:月夜;有时特指农历八月十五日。
⑵华发:花白的头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⑶月痕:月影,月光。

写作背景

《京口月夕书怀》是宋末爱国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抒发了诗人长期飘泊在外,年老旅居他乡的孤独悲凉之情。作者感慨时光老去,年华不再,并把感情写得含而不露。诗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语句清健而感情苍凉,有杜律精神。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林景熙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今江苏镇江)时的感怀之作。从这首诗在《白石樵唱》中的位置和诗中的“华发”“百年”等词句看,应当是宋亡之后的作品。诗人一生漂泊。大约在元大德二年(1298年)前后,诗人从故乡出发,至杭州、苏州、润州等地旅行。诗人到达京口时正值深秋,回想自己长期飘泊在外,年老而不回家,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篇。

作品鉴赏
年老漂泊,是人生途中最难堪的境遇之一,尤其是在自己功业无成,国破家残之后,如果再碰上衰飒的秋天,面对衰败的景象,凄凉酸楚的情怀就难以抑制了。杜甫有句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便是这种特殊的感情和典型环境相统一的范例。林景熙此诗在景物的描写上,颇有杜意。
诗以“山风吹酒醒”开端,用“淮天雁叫霜”煞尾,略去了饮酒前的苦恼,也不写借酒浇愁的衷肠,只用酒醒后一刹那间的所见、所想、所忆来抒发郁结在胸中的愁绪,深得含蓄蕴藉之致。首联写初醒,山风、秋、夜、灯、凉都是室内所感觉到的。在这两句诗的背后,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位深夜对孤灯而闷坐的诗人形象。颔联是初醒时所想:“万事”而使生白发,可见事事皆不如意;百年又“多”在异乡,可见长期漂泊生涯之艰苦——这是全诗中最为明确地披露了作者心迹的两句,于此诗人非常成功地运用了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颈联是所见。上句写平视,由于在夜晚,因而远城的方向只有一片“江气”;下句写仰望,因为天空云遮雾罩,所以树梢头唯存一点“月痕”——这里,作者用“江”、“白”、“痕”、“苍”等字把左右上下写得混沌一片,既符合当时的时令天气,又符合诗人酒方醒时朦胧的视觉,更符合他苍凉迷茫的内心世界,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尾联写所忆,是对白天登楼情景的回想。“雁”和“霜”同样是牵惹情思之物,末句以“雁叫霜”戛然而止,一方面是对饮酒前情绪的暗示,另一方面,这种“欲说还休”的写作方法意在启发读者的遐想。
这首诗以酒微醒时身边事物发端,继写清醒后对灯感怀,再写为摆脱苦闷而抬头时所见,又由仰首望天联想到入醉前登楼所见的水天一色的长淮,写得自然连贯、首尾完整。在手法的运用上,此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凉”:用“秋夜”、“山风”、江气写天气之凉,这是实写;用生白发、居他乡、忆霜天写心境之凉,这是虚写。此外,诗句结构特殊,也是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比如第二、三、四、八各句,就都不是按照汉语句于的通常结构方式组成的。这种特殊句型的采用,不但能在有限的字句中汇入丰富的事物,使这些事物间产生各种巧妙的联系,而且使诗句摇曳多姿,形成一种峭拔清隽的风格。

林景熙简介

宋朝·林景熙的简介

林景熙 林景熙(1242年—1310年),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著名爱国诗人。咸淳七年(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林景熙的诗(331篇) 林景熙的名句

猜你喜欢

京口月夕书怀

宋朝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京口月夕书怀

宋朝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月夕书怀寄贡待制汪蓉峰程以文

明朝汪时中

明月出东山,照见西林明。龙蛇布满地,信步还自惊。

独立数星辰,欲挽银河倾。一洗人间尘,洒然肝胆清。

不寐抱婵娟,待旦听鸡鸣。安得同心人,为言此时情。

月夕书事

宋朝白玉蟾

悲秋念远夜将阑,黄叶乘风直斩关。
微白一钩天外月,淡青数点海边山。

秋夕书怀

五代李中

功名未立诚非晚,骨肉分飞又入秋。
枕上不堪残梦断,壁蛩窗月夜悠悠。

秋夕书怀

唐代李白

北风吹海雁,南渡落寒声。

感此潇湘客,凄其流浪情。

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

始探蓬壶事,旋觉天地轻。

澹然吟高秋,闲卧瞻太清。

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

灭见息群动,猎微穷至精。

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

秋夕书怀

唐代齐己

凉多夜永拥山袍,片石闲欹不觉劳。蟋蟀绕床无梦寐,梧桐满地有萧骚。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破落西窗向残月,露声如雨滴蓬蒿。

秋夕书怀

宋朝杨万里

老去还多感,归来政倦游。数峰愁外月,一叶静边秋。偶忆平生事,真供独笑休。烧花吾会得,村酒恰当篘。

元夕书怀

宋朝李洪

好在东君管物华,倦游归思渺天涯。
春冰夜市心空壮,听镜探官事更赊。
尚怯馀寒破桃萼,坐看细雨落檐花。
家僮应照田蚕{上竹中彗下火},频晒渔蓑理钓车。

秋夕书怀

唐代齐己

凉多夜永拥山袍,片石闲欹不觉劳。蟋蟀绕床无梦寐,
梧桐满地有萧骚。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破落西窗向残月,露声如雨滴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