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苏轼的诗 >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宋朝]:苏轼

何处倚阑干。弦管高楼月正圆。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老去愁来强自宽。

明镜借红颜。须著人间比梦间。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绣被焚香独自眠。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没有什么地方了,我能凭靠栏杆。如月正圆似的,高楼里传来器乐的声音。迷离梦中家在万里之外。仍旧地,年龄大了,可忧愁又到来了,只好勉强自我宽解。
借着月光照照歌女的容颜。必须把人间真境比作梦间虚境,要看穿社会人世。蜡照的光一半罩住帷帐。夜到尽头了,盖上绣被,焚着盘香独自一人睡觉了。

注释

⑴南乡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名,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有单调双调两体。
⑵集句:辑前人或别人整个诗句以成篇什(诗、词、对联)。
⑶“何处”句:此句出自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倚:凭靠。阑干:同栏杆。
⑷“弦管”句:此句出自杜牧《怀钟陵旧游》。
⑸“蝴蝶梦”句:此句出自崔涂《春夕》。蝴蝶梦:比喻虚幻之事,迷离、惝恍之梦境。《庄子·齐物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⑹“依然”二句:此句出自杜甫《九日兰田崔氏庄》。依然:仍旧。强:勉强。自宽:自我宽解。
⑺“明镜”句:此句出自李商隐《戏赠张书记》。明镜:喻月光。红颜: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⑻“须著”句:此句出自韩愈《遣兴》。须著:必须。
⑼“蜡照”句:此句出自李商隐《无题》。金翡翠:有翡翠鸟图样的帷帐或罗罩。
⑽“更阑”二句:此句用李商隐《碧城》三首之二的末句。更阑:古代谯楼计时,一夜五次敲钟鼓,从初更到五更。阑:残,尽。

写作背景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歌妓老大时的命运与心态,下片写歌妓红颜薄命的孤独与自叹。全词采用集句的形式,反映了宋代歌妓一类的妓女凄苦的生活。

作品赏析

上片写歌妓老大时的命运与心态。“何处倚阑干”,劈头一句就道出了词中老大歌妓没有什么“阑干”可依靠的处境,就是说她失业了。第二句对比写出伴舞的“弦管”响得好欢,如同十五的月亮圆又圆,这就是“月儿圆圆照高楼,官儿们欢乐歌女愁”。第三句运用“蝴蝶梦”的典故,进一步渲染歌女的悲凉心态:现在她们正处在虚幻的、迷离的、惝恍的梦境,世事全非,更何况“家万里”。第四、五句写歌女们只好阿Q一番:还是像过来人的歌女一样,仍旧地过着“老去愁来强自宽”的空旷生活。这些善良美好的良家女子,竟然成为丑恶的畸形人。
下片写歌妓红颜薄命的孤独与自叹。开头一句用月色来衬托“红颜”,这“红颜”自然是惨淡的。既然如此,何必当初;世俗所迫,无可奈何。所以第二句就叫人看破红尘,看透社会:“须著人间比梦间”。真实的人间成为虚幻的梦间,如第三句所写:流泪的烛光(真实的)一半笼罩着迷茫的帷帐(虚幻的),伫立在绣床旁,最后一线亮光无望。这个镜头一扫而过,最后就凝固在痴呆的特写镜头上,长时间地一动也不动了。最后两句,“更阑”的时间告诉歌妓:该是“绣被焚香独自眠”的选择了。这个浮雕式的形象出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仿佛是具睡美人横在面前,可惜她的命运快要寿终正寝了。
此词将上片与下片所写的细节串联起来,就会得到一个十分清晰的印象:没有栏杆可依的歌女,正在楼外听那熟悉的但已不属于自己的弦管乐音。“蝴蝶梦”幻,只好“强自宽”。白叹红颜薄命,看破红尘,呆立绣床旁。无望,于是以“独自眠”度过最后时光。是北宋社会使她们走向凄怆的境地,反过来她们又使北宋社会更加腐败堕落,这是历史的辩证法。

苏轼简介

宋朝·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苏轼的诗(3136篇) 苏轼的名句

猜你喜欢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宋朝苏轼

何处倚阑干。弦管高楼月正圆。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老去愁来强自宽。

明镜借红颜。须著人间比梦间。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绣被焚香独自眠。

南乡子·何处别时难

宋朝晏几道

何处别时难。玉指偷将粉泪弹。记得来时楼上烛,初残。待得清霜满画阑。不惯独眠寒。自解罗衣衬枕檀。百媚也应愁不睡,更阑。恼乱心情半被闲。

南乡子·何处可魂消

宋朝张先

何处可魂消。京口终朝两信潮。不管离心千叠恨,滔滔。催促行人动去桡。记得旧江皋。绿杨轻絮几条条。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南乡子·由照胆台散步西行,调寄南乡子

宋朝王照

信步绕湖边。云懒山慵近午天。柳岸山塘度人影,萧閒。

梵宇钟声宕碧烟。

几折路回环。逦迤行过竹素园。池馆亭台数不尽,绵延。

鸡犬人家半是仙。

南乡子·和干臣乐府南乡子,南乐言怀中间

元朝王恽

万汇帝城春。况是明时选用人。爱煞曲山周老子,依仁。任运□□不自论。六任漫逢辰。甚是荣华尽苦辛。赢得归来儿女笑,苏秦。白马红缨

梦玉人引·倚阑干久

宋朝陈三聘

倚阑干久,人不见,暮云碧。芳草池塘,春梦暗惊诗客。昨夜溪梅,向空山、雪里轻匀颜色。好赠行人,折枝南枝北。雨巾风帽,昔追游、谁念旧踪迹。料得疏篱,暗香时度风息。淡月微云,有何人消得。便归去、踏溪桥,慰我经年思忆。

八声甘州·倚阑干立尽

宋朝何梦桂

倚阑干立尽,看东风、吹度柳绵飞。怕杜鹃啼杀,江南雁杳,游子何之。梦断扬州芍药,落尽簇红丝。歌吹今何在,一曲沾衣。往事不堪重省,记柳边深巷,花外幽墀。把菱花独照,脂粉总慵施,怅春归、留春未住,奈春归、不管玉颜衰。伤心事,都将分付,榆砌苔矶。

戏遣老懹·清羸正怯倚阑干

宋朝陆游

清羸正怯倚阑干,纱帽还惊半指宽。日漏云端才欲暖,风催梅信又成寒。寻僧竹院逢茶熟,引鹤溪桥及雪残。只道捐书差似达,庖丁数纸尚须看。

失调名·为谁和泪倚阑干

宋朝田中行

为谁和泪倚阑干。

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

宋朝朱淑真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