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苏轼的诗 > 上梅直讲书

上梅直讲书

[宋朝]:苏轼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诚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每次读到《诗经》的《鸱鸮》,读到《书经》的《君奭》,总是暗暗地悲叹周公没有遇到知己。等到读了《史》,才看到孔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而弹琴唱歌的声音没有断绝,并与颜渊、仲由等学生互相问答。孔子说:“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样的野兽,为什么要沦落到在野外游荡的境地?我为什么落到这田地呢?”颜渊说:“先生的理想非常宏大,所以天下不能接受;虽然这样,不被人接纳又有什么担忧的呢?不被人接纳之后更能显现出您是君子。”孔子温和地笑着说:“颜回,如果你有很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虽然天下没有人接受孔子的理想,但孔子和他的学生竟能够自我满足而且是这样的快乐。现在我才知道,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凭召公的贤能,管叔、蔡叔的亲近,却不能够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跟谁一同享受这富贵的快乐呢?然而跟孔子一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却都是天下的贤才,光凭这一点也就值得快乐了啊!

  我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读书。听说如今天下有一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就像古代孟轲、韩愈一类人;又有一位梅公,跟随欧阳公交游,并且和他共同议论文章。从那时起,我日益成长,才能够读先生们的文章词赋,想象出先生们的为人,领会到先生们潇洒地摆脱世俗的快乐,而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因为我当时刚刚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量没有什么才能可以进见诸位先生,所以来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门求教。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亲自考查我们。我没有想到自己,竟得了第二名。后来听说,先生喜欢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不作世俗的文章而录取我,因此我能留在及第的行列里,不是左右亲近的人先替我推荐,不是亲戚朋友为我请求嘱托,从前十多年里听到名声却不能进见的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退下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很值得自负了。如果凭一时的侥幸而得意,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里巷的小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又怎么能代替这种快乐啊!《左传》上说:“不埋怨天,不责怪人”,因为“从容自得啊,能够度过天年”。先生名满天下,但官位不过五品;面色温和而不恼怒;文章宽厚质朴而没有怨言。这必定有乐于此道的原因,我希望听到先生的教诲啊。

苏轼简介

宋朝·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苏轼的诗(3136篇) 苏轼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上梅直讲书

宋朝苏轼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诚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次韵和麻直讲题杨直讲所种三樗树

宋朝刘攽

谁能知散木,封植亦无心。岁月如视荫,栖迟还息阴。

宦情移柳在,诗兴爱棠深。定有归飞翼,怀音似泮林。

和邓讲书

宋朝释道璨

杨柳阴阴水一涯,无边天地入窗纱。
土阶过雨苔生润,竹迳无人草自花。
圣处工夫期我立,吟边生活赖成家。
夜来梦泛沧浪水,两袖清风钓岸沙。

命学士讲书诗

南北朝谢灵运

卧病同淮阳。
宰邑旷武城。
弦歌愧言子。
清净谢伏生。
古人不可攀。
何以报恩荣。
时往岁易周。
聿来政无成。
曾是展予心。
招学讲羣经。
铄金既云刃。
凝土亦能铏。
望尔志尚隆。
远嗣竹箭声。
敢谓荀氏训。
且布兰陵情。
待罪岂久期。
礼乐俟贤明。

赠成都鲁讲书

宋朝楼钥

君家江发源,我生瀛之壖。
相望万里外,中间几山川。
近闻今子敬,文价惊鸾鵷。
何由梦见之,失喜瞻在前。
幅巾耸英标,衔袖出文编。
倒屣平生欢,剧谈河汉悬。
老我三入朝,广识两蜀贤。
相与论诸公,与君最周旋。
自言隐太城,读书三十年。
城中竹谿居,肥遯远市廛。
清谿拥屋后,绿树环前轩。
一舟号横雪,可泝复可沿。
拂衣下三峡,非为名利牵。
滟澦追古作,海潮赋新篇。
旧依槹閒公,来乘甬东船。
顾我何所取,有怀俱尽言。
老亲苦多病,尝药冀少痊。
佳客不容留,欲著归骖鞭。
间为恶草具,愿君少留连。
报无锦绣段,赠有朱丝弦。
一别无复会,掺祛意茫然。
蜀山渺何许,同声惟杜鹃。

寄桐庐戴讲书

宋朝吴惟信

人间无好友,思忆到君深。湖上行春酒,山中坐月心。

飘流贫未去,老大病相侵。乍见又轻别,东风恨一襟。

用前韵答彪讲书

宋朝王炎

薄游城南园,堕睫衣袂湿。
斯人既骑箕,有客犹鼓瑟。
凛然气如生,可使懦夫立。
当时道义交,彪子居其一。
尝试问所疑,倾倒无吝惜。
逝者不可作,往访杖屦迹。
欲返更徘徊,远岫邀日入,缅怀经世心,伐辐置河侧。
立朝道不容,忧国意难释。
敢负门下知,晨夕自警策。

蜡梅二绝黄鲁直云王都尉有之邀同赋·蜡梅直何如

宋朝孔武仲

蜡梅直何如,但闻郑家说。
淡日明晨霜,凉酥点春雪。

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

宋朝王迈

好是橙黄橘绿时,津津黄色上双眉。
十为良月阳将长,一索民男喜可知。
南外□房开宅相,西清荷橐长孙枝。
青春拾芥收科第,须记麟庠客有诗。

题虞侍讲书白太傅八渐偈

元朝释妙声

香山居士八渐偈,青城先生隶古书。

金薤琳琅殊可爱,文章官阀总相如。

白云开士成都客,同是青城故乡陌。

天藻亭深翰墨香,法云地古天花白。

白云悠悠去不返,橘树彫伤坐成晚。

满把空怀明月珠,招魂谁洒雕胡饭。

古人事佛今人非,二老风流今古稀。

大胜潮阳韩刺史,晚因闻道却留衣。